[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原位植骨术的顶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9070.8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章;陶海荣;王祥;顾剑华;汤洋;马捷;祝加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8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原位 植骨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原位植骨术的顶棒。
背景技术
胫骨平台塌陷型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膝关节遭受内翻或外翻暴力的撞击抑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等均可导致胫骨平台塌陷型骨折。由于胫骨平台塌陷型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愈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胫骨平台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损伤程度的严重性以及平台关节软骨面复位后往往在软骨下骨及松质骨的部位留下较大的空腔,故多数情况下必须植骨。目前植骨的金标准是取自体骨植骨,使用得比较多的是取自体髂骨植骨。但是由于需要取髂骨,因此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在取髂骨的手术时间内会造成髂部创口及胫骨平台部手术切口出血量增多。
公开号为CN10391959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胫骨平台压缩骨折或塌陷的支撑复位装置。手术时,首先将楔形的前插板插入到胫骨平台上方,逐个植入不同厚度的前插板以撑起塌陷或压缩的胫骨平台,然后撤出支撑插板,用与前插板形状配套的填充片填充固定,使胫骨平台恢复正常。但是,由于前插板为楔形,且前端更薄,使用这样的前插板撑起塌陷或压缩的胫骨平台时,对局部胫骨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塌陷或压缩处胫骨的碎裂,且填充片的材质为异体骨或陶瓷,植入人体后,机体会产生明显的排异反应,给术后患者造成长期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原位植骨术的顶棒,使用该顶棒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型骨折,手术创口小,不需额外自体取骨,也不需要异体骨或其他骨,因此,术后不产生排异反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原位植骨术的顶棒,包括第一顶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顶骨部和所述连接部均为直线形结构。
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骨部直接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顶骨部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一顶骨部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顶骨部上至少所述第一自由端设有至少一从侧壁向外凸起的凸起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所述第一顶骨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横截面为第一多边形,所述凸起角为所述第一多边形的一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夹角为钝角,如120°、150°、170°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骨部上至少所述第一自由端的横截面为第一多边形,所述凸起角为所述第一多边形的一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并优选为四边形,如矩形、正方形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多边形的边长为3-20mm,如4mm、18mm等,优选为8-15mm,如10mm、12m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顶骨部的长度为30-80mm,如40mm、50mm、60m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顶棒还包括第二顶骨部,所述第二顶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顶骨部形成一钝角,所述第一顶骨部和所述第二顶骨部分别自所述连接部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顶骨部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顶骨部上至少所述第二自由端的横截面为第二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并优选为四边形,如矩形、正方形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多边形的边长为3-20mm,如4mm、18mm等,优选为8-15mm,如10mm、12m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顶骨部、连接部和第二顶骨部的长度比例为:(1-5):(0.3-1):(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顶骨部、所述第二顶骨部的长度为70-150mm,如100mm、120m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顶骨部和/或所述第二顶骨部的端部的侧面为平面结构,使用侧壁上的凸起角将松质骨移至塌陷或骨折处后,使用所述平面结构将松质骨压实,并将塌陷或骨折处向上推至胫骨平台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9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超声手术系统的超声手柄和具有它的超声手术系统
- 下一篇:导向器用导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