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线材退火的炉台吹扫阀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2534.2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峰;周鹏;宋纪阳;李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九佳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线材 退火 炉台 吹扫阀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线材退火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线材退火的炉台吹扫阀架总成。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性能,线材需要经过退火处理,在退火处理时,将线材置于炉台上,并用护罩将线材罩住。在开炉前和出炉前,需要通过吹扫对罩内气体进行置换,加热过程中,炉内压力降到安全临界值以下时,需要向罩内补充合适气体以保证安全,同时需要将废气排出。目前,炉台上方进气和排气的管路设置比较单一,无论何种情况均由相同管路进行进、排气,造成了气体浪费及热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线材退火的炉台吹扫阀架总成,通过合理设置进出气管路,避免了吹扫气体的浪费,同时减小了废气排放带走的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线材退火的炉台吹扫阀架总成,包括门形框架和固定于所述门形框架上的主进气管和主排气管,所述主进气管、主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炉台进气装置、炉台排气装置,所述炉台进气装置包括一端与主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伸至炉台上方的支进气管,所述支进气管上设置有手动进气阀Ⅰ、气动进气阀Ⅰ以及将所述手动进气阀Ⅰ和气动进气阀Ⅰ两端连通的旁路进气管,所述旁路进气管通径小于支进气管的通径,旁路进气管上设置有手动进气阀Ⅱ、气动进气阀Ⅱ和流量计。通过支进气管和旁路进气管的设置,可分别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需求,避免气体浪费。
炉台排气装置包括一端与主排气管连通、另一端伸至炉台上方的支排气管,所述支排气管上设置有手动排气阀Ⅰ、气动排气阀Ⅰ以及将所述手动排气阀Ⅰ和气动排气阀Ⅰ两端连通的旁路排气管,所述旁路排气管通径小于支排气管的通径,旁路排气管上设置有手动排气阀Ⅱ和气动排气阀Ⅱ。通过支排气管和旁路排气管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废气排放需求,减小废气带走的热量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支排气管上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手动排气阀Ⅰ和气动排气阀Ⅰ,可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支排气管、旁路排气管的规格分别为∅133X4、∅50X4,可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排气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支进气管上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手动进气阀Ⅰ和气动进气阀Ⅰ,可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支进气管、旁路进气管的规格分别为∅48X4、∅25X3,可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手动进气阀Ⅰ、手动进气阀Ⅱ、手动排气阀Ⅰ和手动排气阀Ⅱ均为手动球阀,气动进气阀Ⅰ、气动进气阀Ⅱ、气动排气阀Ⅰ和气动排气阀Ⅱ均为气动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旁路进气管和旁路出气管的设置,使进气和排气管路有了更多选择,在气体需求量小的工况下,通过旁路进气管进气,有效减小了吹扫气体的浪费,同样,在使用旁路排气管进行废气排放时,减小了随气体流出的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门形框架,2、主进气管,3、主排气管,4、支进气管,5、旁路排气管,6、旁路进气管,7、手动进气阀Ⅱ,8、手动进气阀Ⅰ,9、气动进气阀Ⅱ,10、流量计,11、气动进气阀Ⅰ,12、炉台,13、气动排气阀Ⅱ,14、气动排气阀Ⅰ,15、手动排气阀Ⅱ,16、手动排气阀Ⅰ,17、支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线材退火的炉台吹扫阀架总成,包括门形框架1和固定于门形框架1上的主进气管2和主排气管3,主进气管2、主排气管3上分别设置有炉台进气装置、炉台排气装置。
炉台进气装置包括一端与主进气管2连通、另一端伸至炉台12上方的支进气管4,支进气管4上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手动进气阀Ⅰ8、气动进气阀Ⅰ11,以及将手动进气阀Ⅰ8和气动进气阀Ⅰ11两端连通的旁路进气管6,旁路进气管6的通径小于支进气管4的通径,旁路进气管6上设置有手动进气阀Ⅱ7、气动进气阀Ⅱ9和流量计10,作为最优选择,支进气管4、旁路进气管6的规格分别为∅48X4、∅25X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九佳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九佳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2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