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的咬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2529.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宜德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咬骨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的咬骨钳。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经常使用的枪式咬骨钳具有很多缺陷,弹簧片非常容易因为使用时间久而失去弹性;操作不够精确,操作产生误差等;而且现有的枪式咬骨钳不能有效的吸去淤血,从而导致手术时视野不好,给手术造成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咬骨钳,操作精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吸去伤口的淤血,加强手术时的视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精度的咬骨钳,包括上钳、下钳,其特征是:下钳的前端设有咬合口,下钳的后部安装在钳座上,上钳的后部下方设有锯齿,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分别通过轴安装在下钳的后部上,从动齿轮分别与锯齿、主动齿轮相啮合,转杆的一端连接到主动齿轮与下钳后部之间的轴上,转杆另一端上安装摇把,转杆可以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上钳和下钳上安装限位套。
根据所述的高精度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口上设有吸引器出口,下钳的尾端连接吸引器接口,下钳内设有细小的孔道,吸引器接口与吸引器出口之间通过下钳内的孔道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限位套可以有效的保证上钳和下钳之间平行移动,下钳内设有吸引器孔道,咬合口上设有吸引器出口,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淤血吸去,拓宽了手术视野,套管与回位弹簧、连杆的组合可以保证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之间位置恢复到初始状态,铰轴可以在弧形轴槽内滑动,这样就能保证下钳沿着上钳平行移动,提高了操作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钳座;2、锯齿;3、上钳;4、下钳;5、限位套;6、咬合口;7、吸引器出口;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摇把;11、转杆;12、吸引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高精度的咬骨钳,包括上钳3、下钳4,其特征是:下钳4的前端设有咬合口6,下钳4的后部安装在钳座1上,上钳3的后部下方设有锯齿2,从动齿轮8和主动齿轮9分别通过轴安装在下钳4的后部上,从动齿轮8分别与锯齿2、主动齿轮9相啮合,转杆11的一端连接到主动齿轮9与下钳4后部之间的轴上,转杆11另一端上安装摇把10,转杆11可以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上钳3和下钳4上安装限位套5。根据所述的高精度的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口6上设有吸引器接口7,下钳4的尾端连接吸引器出口12,下钳4内设有细小的孔道,吸引器出口7与吸引器接口12之间通过下钳4内的孔道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所述:当使用时,用顺时针转动摇把10时,主动齿轮9也随着顺时针转动,主动齿轮9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从动齿轮8为逆时针转动,在从动齿轮8的作用下上钳3向左移动,当反方向转动摇把10,上钳3会向右移动。限位套5可以保证上钳3和下钳4的位置相对稳定,启动吸引器,吸引器出口7对准伤口,淤血从下钳4内的孔道被吸引出来,从而更好的完成咬骨及吸出淤血。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宜德,未经宋宜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2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