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2324.3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力波;杨柏春;刘志敬;佟大鹏;张巧玲;祝莹莹;张永萍;赵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周明飞 |
地址: | 130117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传感器 信号源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模拟电路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方式,其中理论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理论能力,而实践教学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模拟电路实践教学中,为了使实践教学更加的方便,也为了更加的直观,目前在操作中均会使用到相应的实训装置,如实训箱或实训柜等,而现有一些特种车辆上为了监测发电机和蓄电池的电流,常使用霍尔式电流传感器测量,但在教学实验条件下进行电流传感器信号测量时,无法直接采用发电机和蓄电池为电流传感器提供相应的电流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电流信号源装置,该装置模拟车辆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测量验证实验,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采用塞体式实验接线柱,保证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提高对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包括:
220V交流电源接口;
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其输入端连接所述220V交流电源接口,能够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包括调压电路;
实验接线柱,其连接所述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端,用于将电流传感器串联在检测电路中;
至少六个金属壳电阻,其并联后与所述实验接线柱并联设置;
电流调节电路,其串接在所述实验接线柱和所述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之间;
漏电保护器,其设置在所述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和所述电流调节电路之间;
电流表,其串接所述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端,用于检测电路中输出电流。
优选的是,所述调压电路的电压调节范围为0V-12V。
优选的是,还包括电流分流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实验接线柱。
优选的是,所述220V交流电源接口包括:
方形插入孔;
柔性铜片,其竖直布置在所述方形插入孔内侧壁和底壁;
至少两个金属凸板,其相对设置在所述方形插入孔内侧壁,所述柔性铜片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实验接线柱,包括:
壳体,其为中空圆筒,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壳体靠近顶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塞体,其为绝缘棒形材料,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凹槽,并包括设置在侧壁靠近顶部的外螺纹;
固定帽,其一侧具有开口,能够安装在塞体顶部,用于固定线缆和塞体。
优选的是,还包括电源开关,其设置在所述220V交流电源接口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电源开关为按钮式。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教学装置设置在实验台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散热窗,其设置在所述实验台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模拟特种车辆发电机和蓄电池工作时所产生的电流,电流范围与实车一致,且电流范围可调,可用于完成教学中车辆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测量验证实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教学装置设置在实验台上,,且侧面设置有散热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台面设计,简单直观,有助于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4、本实用新型采用塞体式实验接线柱,保证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提高对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口采用方形插孔,增大接触面积,保证电压稳定性,以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220V交流电源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接线柱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接线柱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传感器信号源发生装置,包括:220V交流电源接口、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电流分流器、电流表和电流调节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2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救援仿真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音乐教学用多媒体播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