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2313.5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妍;高强;任月鸥;田力波;赵希;毕卫红;刘玉桥;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A62C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周明飞 |
地址: | 130117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火灾 信号 检测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火灾信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场所都安装有火灾报警器,火灾报警器内部的传感器种类繁多,其中由于光电类传感器采用非接触测量,测量速度快,测量距离远,灵敏度高,但在教学实验条件下进行预防火灾的光电传感器信号测量时,无法直接采用火焰来直接测量,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将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光转换为阵列光输出,均匀性好,避免检测误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包括:
实验台;
紫外阵列光源,其为多个紫外发光二级管,设置在实验台内部;
红外光源,其设置在所述实验台内部;
阵列光源发生装置,其连接所述红外光源,用于将所述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光转换为阵列光输出;
检测传感器,其包括红外传感器和紫外传感器。
优选的是,还包括遮光罩,其设置在所述紫外阵列光源和所述阵列光源发生装置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红外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阵列光源发生装置,包括:
多光束分束器,其与激光传送方向同轴设置;
聚焦透镜,其与所述多光束分束器同轴设置;
隔离圈,其设置在所述多光束分束器和所述聚焦透镜之间,用于确定所述多光束分束器和所述聚焦透镜的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多光束器,包括:
光学玻璃基片;
至少四个台阶结构,其阵列式设置在所述光学玻璃基片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台阶结构高度为5-15μm。
优选的是,所述聚焦透镜为双凸聚焦透镜或平凸聚焦透镜。
优选的是,还包括:
电源开关,其连接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实验台上表面;
紫外开关,其连接所述紫外阵列光源;
红外开关,其连接所述红外光源。
优选的是,所述电源开关为按钮式。
优选的是,还包括检测窗口,其包括红外检测窗口和紫外检测窗口,设置在所述实验台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利用紫外光源、红外光源模拟火焰产生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从而产生模拟火焰信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光源,采用阵列光源发生装置,利用多光束分束器,将所述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光转换为阵列光输出,基于达曼周期性相位光栅原理制成的二维二元光学元件,达曼光栅是具有特殊孔径函数的二值相位光栅,对入射光斑产生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为一定点阵数目的等光强光斑,完全避免了一般振幅光栅由函数强度包络所引起的各谱线点光强不均匀分布,提高了光源均匀度,提高检测准确率,有效避免检测误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阵列光源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火灾信号检测发生装置,包括:电源100、电源开关200、紫外开关210、红外开关220、紫外阵列光源300和红外光源400。
实验台,紫外阵列光源300,其为多个紫外发光二级管,设置在实验台内部;红外光源400,其设置在实验台内部,作为一种优选。红外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中的一种,阵列光源发生装置,其连接红外光源400,用于将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光转换为阵列光输出;
如图3所示,阵列光源发生装置包括:多光束分束器311,其与激光传送方向同轴设置,为基于达曼周期性相位光栅原理制成的二维二元光学元件,达曼光栅是具有特殊孔径函数的二值相位光栅,对入射光斑产生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为一定点阵数目的等光强光斑,完全避免了一般振幅光栅由函数强度包络所引起的各谱线点光强不均匀分布,多光束分束器采用光学玻璃基片,并在光学玻璃基片上蚀刻出至少四个台阶结构,作为一种优选,台阶高度为5-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2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三折屏手机及其操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