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随钻钻井液烃类含量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0596.X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盼盼;方念乔;袁晓博;刘景昱;施晴;马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钻井 液烃类 含量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类含量分析仪,特别是一种井下随钻钻井液烃类含量分析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井液烃类含量的检测,只能直接对气体进行检测,而对于气体的检测则需要对钻井液进行分离,检测钻井液里的气体,对于设备的密闭性的要求又非常高,设备处于深井中的高温、高压、设备高速运转环境中,对其整体的要求很高,既费时又不能精确地对烃类含量的检测给出准确答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随钻井下随钻钻井液烃类含量分析仪,可实现烃类由地面向井下检测的转变,提高烃类检测的准确性、及时性,进而提高油气层判识精度,达到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直接检测井下随钻钻井液烃类含量分析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随钻钻井液烃类含量分析仪,该仪器由外壳、通信模块、周向减震模块、检测模块、激光拉曼探头1号、激光拉曼探头2号、纵向减震模块、钻头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通信模块固定于检测模块上方,激光拉曼探头1号置于检测模块左侧外壁,激光拉曼探头2号置于外壳右侧并与检测模块相通,通信模块与检测模块四周分别连接周向减震模块,周向减震模块固定于外壳,纵向减震模块置于检测模块下方,钻头接头固定于外壳最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信模块采用无线电波将信息传输至地面,以实时获得地层含油气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模块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可直接并连续测量不做气液分离钻井液中烃类的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拉曼光谱直接并连续对不做分离钻井液进行烃类含量测量,使地层烃类含量检测由地面转移到地下,实时获得地层含油气信息,判断储藏的性质和产能,尤其是在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不做气液分离,大大降低了随钻烃类实时监测设备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检测模块原理图。
图1中:1.外壳,2.通信模块,3.周向减震模块,4.检测模块,5.激光拉曼探头1号, 6.激光拉曼探头2号,7.纵向减震模块,8.钻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通信模块(2)固定于检测模块(4)上方,激光拉曼探头1号(5)置于检测模块(4)左侧外壁,激光拉曼探头2号(6)置于外壳(1)右侧并与检测模块(4)相通,通信模块(2)与检测模块(4)四周分别连接周向减震模块(3),周向减震模块(3)固定于外壳(1),纵向减震模块(7)置于检测模块(4)下方,钻头接头(8)固定于外壳(1)最下方。开始工作时,周向减震模块(3)和纵向减震模块(7)分别减小周向和纵向震动以保持仪器稳定。钻井液经激光拉曼探头1号(5),由检测模块(4)检测钻井液中烃类的含量,经钻头进入环空,经过激光拉曼探头2号(6),检测模块(4)再次检测后,将检测的信息传递到通信模块(2),通信模块(2)完成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采集过程,通过远程作业把信息反馈到地面上的计算机上,报告出井下钻井液中烃类的含量。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述应用激光拉曼烃含量检测原理的随钻烃含量分析仪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变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所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0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反动力式土壤采集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采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