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90571.X | 申请日: | 2016-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叶振颖;林仲懿;蔡祎俊;郑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doherty 功率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中,效率与线性度是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这两者的要求通常是矛盾的,即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率,常需牺牲一定的线性度,反之亦然。针对这个问题,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一个热门的解决方案,它以一个高线性度的功率放大器作为主功放,并以一个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作为辅助功放,从而同时保证了较高的效率和线性度。功率放大器设计中的另一个热门课题是双频功率放大器。现代蜂窝系统的基站常常需要同时工作与两个或多个不同频段,因此双频功率放大器在基站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但是现有技术中,实现双频不等功分的技术其频率比都比较大,通常不能用于1.8GHz、2.4GHz这两个常用频段上,实用性有所欠缺;在1.8GHz、2.4GHz这两个频段上实现双频工作的技术,没有实现不等功分,效率较低,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小频率比不等功分的高效率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包括有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主功放输入匹配网络、主功放、主功放输出匹配网络、主功放移相网络、辅助功放输入匹配网络、辅助功放、辅助功放输出匹配网络、辅助功放移相网络、第一阻抗变换网络和第二阻抗变换网络,所述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主功放输入匹配网络、主功放、主功放输出匹配网络、主功放移相网络和第一阻抗变换网络连接至第二阻抗变换网络的输入端,所述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依次通过辅助功放输入匹配网络、辅助功放、辅助功放输出匹配网络和辅助功放移相网络连接至第二阻抗变换网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网络的输出端通过50Ω电阻接地。
进一步,所述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由微带线构成的分支线结构组成。
进一步,所述主功放输入匹配网络和辅助功放输入匹配网络均由三段串联的微带线构成。
进一步,所述主功放输出匹配网络和辅助功放输出匹配网络均由三段串联的微带线构成。
进一步,所述主功放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辅助功放为丙类功率放大器。
进一步,所述主功放移相网络和辅助功放移相网络均由微带线构成的π型和T型网络结构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网络连接至第二阻抗变换网络均由微带线构成的T型网络结构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频不等功分技术、双频匹配和移相技术实现小频率比的双频功率放大器;尤其是在输入输出网络部分采用三段串联微带线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一段微带线,实现在两个特定频率点上任意阻抗间的阻抗变换,并结合双频不等功分技术使得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适用于现行的蜂窝系统基站常用的工作频率(1.8GHz/2.4GHz,频率比小于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输入耦合器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输入匹配网络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移相网络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阻抗变换网络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包括有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主功放输入匹配网络、主功放、主功放输出匹配网络、主功放移相网络、辅助功放输入匹配网络、辅助功放、辅助功放输出匹配网络、辅助功放移相网络、第一阻抗变换网络和第二阻抗变换网络,所述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主功放输入匹配网络、主功放、主功放输出匹配网络、主功放移相网络和第一阻抗变换网络连接至第二阻抗变换网络的输入端,所述不等功分输入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依次通过辅助功放输入匹配网络、辅助功放、辅助功放输出匹配网络和辅助功放移相网络连接至第二阻抗变换网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网络的输出端通过50Ω电阻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0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