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泵参数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4955.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富林;郭津瑞;曲玉辰;李彪;刘卫红;冯久鸿;郑亮;周坤;陈健;石要松;刘佳欣;蒲宝月;耿会英;郭静;唐华飞;裴红艳;陈东阳;韩慧超;刘洋;陈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参数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泵参数的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泵参数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稠油是指在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毫帕·秒)或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100mPa.s的高粘度重质原油。在油田的石油开采中,由于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的特性,在储层和井筒中流动性差,常规开采采收率低,即无法保证正常的经济产量。为了保证合理的采收率,往往通过降低原油的粘度来采油。
现有技术中的稠油开采技术包括热采技术,即应用注蒸汽设备(一种湿蒸汽发生器),首先将水转化为干度(蒸汽中汽的含量)为75%的湿饱和蒸汽。之后所述注蒸汽设备将所述75%干度的湿饱和蒸汽注入井下,通过湿饱和蒸汽中热量向油层的传递实现对油层的加热,从而降低原油粘度,进而提高采收率。所述热采技术工艺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三大工艺。
采用上述热采技术进行开采稠油时,通常需要采用排量较大的非标准系列的抽油泵进行抽油,以保证稠油被顺利采出。目前,大排量抽油泵作为稠油热采的配套技术已被成功研发并用于生产。
在大排量抽油泵使用前,需要检测其漏失量等参数,保证其漏失量在预定范围内,满足生产的需要。
目前,在漏失量测量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人工操作。具体的,需要两个人协同完成,其中,一人用秒表计时,另一人用量筒计量,时间一到立刻把量筒抽出读数。在上述人为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包括量筒实际量取的时间、量筒的读数等等,且其误差会因排量的增大而增加。具体的,当排量增大时,多计时一秒或少计时一秒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可见,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实现漏失量自动精确计量的抽油泵参数测试系统,以避免人为计量操作导致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泵参数测试系统,能够实现漏失量的自动精确计量,避免人为计量操作导致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抽油泵参数测试系统,所述抽油泵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的高度位置与所述底端的高度位置不同,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设置所述抽油泵的基座;
用于改变所述抽油泵的顶端、底端相对高度位置的倾角调节装置;
与所述抽油泵的底端相连通,且能为所述抽油泵泵送油液的试压装置;
漏失计量装置,其设置有用于接收自所述抽油泵的顶端漏失出的油液的容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容器中液位变化的检测件;
与所述检测件电性连接的处理器,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获取预定时长内所述容器内体积的变化,以获取所述抽油泵的漏失量;
通过快速接头将所述抽油泵的顶端至所述抽油泵底端相连通的连通管线。
一种抽油泵参数测试系统,所述抽油泵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底端的高度位置,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设置所述抽油泵的基座;
与所述抽油泵的底端相连通,且能为所述抽油泵泵送油液的试压装置;
漏失计量装置,其设置有用于接收自所述抽油泵的顶端漏失出的油液的容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容器中液位变化的检测件;
与所述检测件电性连接的处理器,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获取预定时长内所述容器内体积的变化,以获取所述抽油泵的漏失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压装置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泵的排量,所述第一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二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二阀,
当所述第二阀打开、所述第一阀关闭时,所述第二泵向所述抽油泵泵送油液;
当所述第一阀打开,所述第二阀关闭时,所述第一泵将所述抽油泵内的压力提升至预定压力。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为中空的筒体,其具有相对的开口端和封闭端,
所述开口端与所述抽油泵的顶端相对,从所述抽油泵的顶端流出的油液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端进入所述容器内;
所述封闭端设置有管线,所述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阀、回油泵、总油箱。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至所述回油泵的管线上还设置有油气分离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包括相互串联多个子容器,所述子容器的容积依次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4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