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4737.7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华;冯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曹键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门 创面 引流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涉及肛门和肛周创面很难被修复,其主要原因是粪便和肠液直接污染创面所致,传统治疗方法局部清洁换药,主要缺点为病人痛苦大,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病程长等。如何最大程度减轻粪便和肠道分泌物对创面的污染是提高肛门及肛周创面愈合质量的关键问题。为达此目的,设计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治疗套件,以最大限度阻断粪便及肠道分泌物接触创面,为创面自愈或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尽量阻隔粪便和肠道分泌物对肛门和肛周创面的污染,为创面自愈或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的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软胶导管,软胶导管的后端连接一个粪便收集袋,软胶导管的前端外围设置有一个球囊,所述软胶导管前段的内壁还设置有球囊充盈管以及注水管,所述球囊充盈管的前端连接球囊的充盈入口,所述球囊充盈管的后端穿过软胶导管的外壁,所述球囊充盈管的后端处设置有球囊充盈管阀门,所述注水管的前端伸至软胶导管的前端口处,所述注水管的后端穿过软胶导管的外壁,所述注水管的后端处设置有注水管阀门。
所述软胶导管的前段还内衬有一个支撑硬管,支撑硬管的外壁与软胶导管的内壁连接,支撑硬管前端位于软胶导管前端的后方。
所述软胶导管中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根与其平行布置的负压支管,所述负压支管的前段和软胶导管分离,多根负压支管的后端通过多通接口连接一根负压总管,所述负压总管的后端连接一个负压引流装置。
所述负压支管前端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小孔。
一种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软胶导管的前端伸至肛门直肠内,打开球囊充盈管阀门,使得球囊充盈管注入空气或者注入生理盐水,将球囊实现充盈状态,然后关闭球囊充盈管阀门,从而使球囊留置于肛门括约肌处;
步骤二、将多根负压支管的前端分别置于肛门及肛周创面处,通过医用半透膜将肛门及肛周创面区域进行封闭,使得负压支管前端附近的创面处于密封状态;
步骤三、启动负压引流装置,放置于不同部位的多根负压支管对肛周创面处的污染物进行负压吸引,肛周处的污染物由负压支管的前端口以及小孔经过负压支管,然后经由负压总管进入负压引流装置的收集罐内。
步骤三中如果粪便性状不易通过软胶导管顺利到达粪便收集袋内,则打开注水管阀门,冲洗水从注水管内进入肛门直肠内,将肛门直肠内的污染物稀释,肛门内的污染物从软胶导管流出至粪便收集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采用双通道对肛门及肛周创面处的污染物进行清理,第一个通道将肛门直肠内的污染物通过软胶导管排出至粪便收集袋;第二个通道将肛门及肛周创面处的污染物通过负压支管以及负压总管排出至负压引流装置的收集槽内,整个操作过程较为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肛门及肛周创面负压引流套件具有便于操作,清理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和局部放大图。
图3为支撑硬管与软胶导管的连接截面图。
其中:
软胶导管1、球囊2、球囊充盈管3、注水管4、球囊充盈管阀门5、注水管阀门6、支撑硬管7、粪便收集袋8、负压支管9、多通接口10、负压总管11、负压引流装置12、连接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人民医院,未经江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4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逆变房
- 下一篇:玩具车(金属乘骑小消防车#891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