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式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4324.9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赖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沪彦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种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智能种植机器,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技术的水培种植机,基本采用海绵,岩棉,基质(椰糠,花生壳),棉袋土壤等,但上述产品均存在一个缺点,要么不吸水,要么吸太多,水量很难做到控制,需要复杂的电脑设备来精确化控制,成本高昂,操作专业度要求高。导致植物根系很难正常发育生长,植株就会出现长势缓慢甚至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能完善目前水培行业遇到的共通问题,植物根部无法呼吸的痛点,让水培植物长得更加快速健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包括多层种植腔体组件及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位于顶部的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上,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依次纵向设置,每层所述的种植腔体组件包括种植腔体、泄水口、外侧壁导柱、底部出水口、固定内圈、纱布及内导柱;所述的种植腔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的固定内圈呈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每一层种植腔体内,通过过盈装配于所述的每一层种植腔体的底部,所述的固定内圈的顶部呈锯齿状结构,每一层所述的纱布通过每一层所述的锯齿状结构铺设在所述的固定内圈上;所述的泄水口包括背部泄水口及一对侧壁泄水口,所述的背部泄水口及一对侧壁泄水口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上,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的背部泄水口及一对侧壁泄水口交错设置;所述的内导柱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之间,位于所述的背部泄水口的下方,所述的内导柱与所述的种植腔体连通或封死,且与所述的种植腔体连通的内导柱及与所述的种植腔体封死的内导柱交错设置;所述的外侧壁导柱设置在所述的种植腔体的外壁上,并分别与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上交错设置的侧壁泄水口连接,所述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所述的种植腔体的底部中央,位于导流板的上方。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位于顶部的所述的种植腔体上对称设有一对胶囊支撑,位于所述的种植腔体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一对胶囊支撑呈阶梯状结构。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所述的侧壁泄水口的下端壁缘处为均匀分布的齿状结构。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所述的外侧壁导柱及内导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的内导柱使营养液形成螺旋状流动,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及外侧壁导柱使过量的营养液形成半螺旋向下流动。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每一层锯齿状的固定内圈过盈固定所述的纱布在每一层种植腔体的内部。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每一层锯齿状的固定内圈呈15度倾斜固定在每一层种植腔体的内部。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每一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上的泄水口裸露在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植株烂根,同时提供充分的养分,从而达到最快的生长速度,让植株健壮成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式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式种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式种植装置的A-A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式种植装置的种植腔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沪彦,未经赖沪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4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CDN厂商统一配置发布方法
- 下一篇:室内植物生长用吊篮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