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蔬汁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83307.3 | 申请日: | 2016-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谷毅鹏;段振华;罗杨合;张志;韦学丰;杨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2/42 | 分类号: | A23L2/42;B01F7/16;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 地址: | 5428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蔬汁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果蔬汁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杀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非热加工技术在保证食品安全( 杀灭微生物和钝酶) 的条件下,最小程度的改变了食品的原有风味,色泽,滋味,质构,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杀菌效果较好;与超高压杀菌技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杀菌技术处理压力低,压力容易达到并易于控制;与传统的热力杀菌技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杀菌技术处理温度低,对食品中的热敏物质破坏作用小,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杀菌技术日渐成为食品杀菌技术研究的焦点之一。
经研究证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微生物有很强的灭菌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方式主要采用的静态的方式进行灭菌处理,静态的灭菌方式所需的压强大、时间长,特别对于一些高粘度的物料,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够与内部的物料充分接触,仅仅对于物料的表层进行了有效的灭菌,不仅提高了对于灭菌设备技术的要求和生产成本,而且灭菌效果并不理想。
在果蔬汁加工中会涉及到果蔬汁的搅拌、混合,而果蔬汁搅拌、混合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口感及味道。目前,果蔬汁搅拌器有很多种,但其原理不外乎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果蔬汁均匀混合起来。某些果蔬汁成分的特性,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的环境条件,否则将引起果蔬汁的变性、失效,使营养成分破坏或流失,并可能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加工副产物,极大地影响了果蔬汁的质量。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果蔬汁灭菌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动态灭菌方式的果蔬汁搅拌装置,尤其适用于高粘度的果蔬汁。在本实用新型反应釜中,能够使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与物料充分接触,无需增大反应釜内部的压强,通过在加工装置内部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强气流,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能够提高果蔬汁的混合效率,保证物料的充分搅拌;还能够有效否防止物料在反应池底部沉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蔬汁加工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池、驱动机构,所述反应釜上方固定设置有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反应池中设有导气结构、搅拌叶、中轴管,所述中轴管设置在所述反应池中轴线处,所述中轴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气结构由呈螺旋状排布的第一导气管以及沿第一导气管末端水平延伸出的第二导气管组成,所述第一导气管表面均匀排布有若干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管与中轴管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密闭;所述搅拌叶通过轴杆与中轴管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套设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内部,所述驱动机构与中轴管传动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与中轴管连通;所述搅拌叶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三个可旋转的扰流球;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设有主磁体层,反应池的外壁设有与主磁体层磁极相反的辅磁体层,反应池通过辅磁体层与主磁体层之间的斥力悬浮在反应釜内部。
进一步的,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中轴管为轴心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导气结构。
进一步的,以中轴管为轴心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不在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结构与所述搅拌叶沿中轴管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的,从反应釜底部沿中轴管依次间隔设置有两组导气结构、两组搅拌叶、一组导气结构、一组搅拌叶以及两组导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磁体层表面设有内凹的曲面;所述主磁体层设置在反应釜底部;辅磁体层设置在反应池的底部;所述主磁体层的面积大于辅磁体层。
向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应釜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要求压力达到20MPa,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为65℃,即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
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结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导气结构内部及周围的气流的作用下,这些区域的压力小于反应池内的平均压力并形成涡流层,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迫使反应池内部的流体向反应池内壁移动,当流体反应池内壁发生碰撞,在搅拌叶的作用下,将在反应池内壁周围形成强对流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在反应池内超临界二氧化碳气流与物料充分的接触,并且保证物料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中内凹的曲面可以使主磁体层表面产生斥力的面积,确保较重的反应池可以悬浮在反应釜中;同时内凹的曲面可以产生多个方向的斥力,以限制反应池的晃动角度。主磁体层设置在反应釜底部,辅磁体层设置在反应池的底部,使反应池的两侧没有阻隔,可以获得更大的晃动幅度,进一步提高搅拌灭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州学院,未经贺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3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汁浓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甲基丙烯酸废水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