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76391.6 | 申请日: | 2016-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6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严为群;沈晓翔;朱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兆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9/18 | 分类号: | F16L59/1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王玉平 |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油管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中,为了防止或减缓抽油井油管内部结蜡,业界采用了多种方法对油管进行保温处理。但在油管连接处的接箍是保温的一个薄弱环节,导致相邻油管的连接处容易结蜡。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接箍及其周围的管材保温,制作了专门的保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甚至避免相邻油管连接处结蜡的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包括套接在接箍外侧的保护套,保护套的长度大于接箍的长度,保护套内壁覆盖有保温层,保护套设置为两个对开的瓦状瓣,两个瓦状瓣之间设置有铰链,两个瓦状瓣通过束缚装置固定为筒状。
所述保护套内侧设置有两个卡接在接箍两端的定位圈。保护套与接箍的两端定位,确保整个装置不产生滑动,并确保接箍得到有效保温,该定位圈可以是与保护套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组合而成。
保护套的外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束缚装置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用于安装束缚装置,环形凹槽的深度足以将束缚装置掩埋在保护套外表面以内,以防下井时井壁刮到束缚装置。
所述定位圈将保护套内侧的保温层分割为三段。三段保温层分别将接箍和油管的两端的管体进行保温,提高了保温效果。
对开的保温层的对接端面设置为斜面。端面采用斜面对接,保证了对开端面必有搭接,避免了对开端面之间产生缝隙。
保护套的两个瓦状瓣内径为椭圆形。椭圆形会对接箍和油管产生预紧力,在束缚装置的作用下可以更紧密贴附在接箍和油管的外侧,保温层紧紧的抱合在油管的外面,提高保温效果。
所述的束缚装置为束紧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保护套包裹在接箍的外侧,将保温层也覆盖在接箍和接箍处油管的外侧,使得油管与油管的连接处获得很好的保温,减少了甚至是避免了此处结蜡,提高了输油的效率。保护套和保温层采用两个瓦状瓣的结构便于现场安装,对开的瓦状瓣很好的包裹在接箍的外侧,包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束紧带的捆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包括套接在接箍1外侧的保护套2,保护套2的长度大于接箍1的长度,保护套2内壁覆盖有保温层25,保护套设置为两个对开的瓦状瓣21,两个瓦状瓣之间设置有铰链22,两个瓦状瓣通过作为束缚装置的束紧带3固定为筒状,保护套2内侧设置有两个卡接在接箍两端的定位圈23,该定位圈可以是与保护套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组合而成,保护套2通过定位圈与接箍1的两端定位,确保整个装置不产生滑动,定位圈23将保护套内侧的保温层分割为三段。三段保温层分别将接箍和油管的两端的管体进行保温,提高了保温效果,保护套2的外周面开设有两个用于定位束紧带的环形凹槽24,环形凹槽24的深度足以将束紧带掩埋在保护套外表面以内,以防下井时井壁刮到束紧带,对开的保温层的对接端面设置为斜面26,对接的端面采用斜面保证对接端面必有搭接,避免了对接端面之间产生缝隙。保护套的两个瓦状瓣内径为椭圆形,椭圆形会对接箍和油管产生预紧力,在束紧带的作用下可以更紧密贴附在接箍和油管的外侧,保温层紧紧的抱合在油管的外面,提高保温效果。
接箍1套接在两根油管4的外侧将两根油管连接为一体,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对开的套接在接箍1的外侧,同时将接箍两端的部分油管包裹起来,定位圈23卡接在接箍的两端,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外侧的环形凹槽24内固定有束紧带3,束紧带将预应力油管接箍保温装置紧紧的包裹在接箍的外侧。
保护套是采用复配的高分子材料挤出成型的,调整保护套内外层不同的冷却温度,使得保护套形成向心的预应力,即保护套的内孔呈椭圆形,保证了保温层紧紧的抱合在油管的外面,提高保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兆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兆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6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拍摄的方法
- 下一篇:支撑底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