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2643.8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98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cpu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CPU是计算机中核心部件,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CPU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CPU温度升高,为保证CPU能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给CPU散热降温,现有散热装置为一简单的散热风扇,这种散热风扇不仅噪音大,且散热效果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来解决现CPU散热器噪音大、散热效果极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包括主机箱,还包括冷却缸、过水孔、冷却液储存箱、变频泵、温感器、泵油管、回油管和单片机,所述冷却缸位于主机箱内部,所述过水孔位于冷却缸内部,且所述过水孔贯穿冷却缸,所述冷却液储存箱位于主机箱顶部,并与主机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变频泵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机箱顶部,且所述变频泵与冷却液储存箱的出液端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温感器位于冷却缸顶端,所述温感器与冷却缸紧配相连,且所述温感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变频泵电性连接,所述变频泵的出液端与泵油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泵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却缸螺纹相连,所述冷却缸的另一端与回油管的一端螺纹相连,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储存箱的回液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泵油管与冷却缸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冷却缸和泵油管紧配相连。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与冷却缸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冷却缸和回油管紧配相连。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储存箱靠近变频泵的一端还设有油嘴,所述油嘴与冷却液储存箱螺纹相连。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储存箱顶部还设有散热板,且所述散热板的一端贯穿冷却液储存箱进入冷却液储存箱内部,所述散热板与冷却液储存箱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数量为若干件,所述散热板从左到右依次分布于冷却液储存箱顶部。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中,该计算机CPU液冷装置,在计算机运行时CPU产生大量的热量,而CPU产生的热量会迅速传递给冷却缸中,启动变频泵,变频泵将冷却液储存箱中的冷却冷从泵油管泵入冷却缸中的过水孔中,从而达给CPU散热降温,而冷却液吸收热量后通过回油管返回到冷却液储存箱中,冷却液输入到冷却缸中时温感器能检测到冷却缸中的温度,通过单片机发送信号给变频泵,调整变频泵的输出频率,因此实现调节变频泵泵出冷却液的流量,确保冷却液吸收的热量始终一致,从而达到CPU处恒温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通过冷却液给CPU散热降温,代替了传统的风扇散热,从而减小了散热噪音,提高了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液储存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1主机箱、2冷却缸、3过水孔、4冷却液储存箱、5变频泵、6温感器、7泵油管、8回油管、201第一密封圈、202第二密封圈、401油嘴、402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计算机CPU液冷装置,包括主机箱1、冷却缸2、过水孔3、冷却液储存箱4、变频泵5、温感器6、泵油管7、回油管8、第一密封圈201、第二密封圈202、油嘴401、散热板402和单片机,温感器型号为WZP-187温度传感器,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单片机,变频泵5的型号为JTP-1800,冷却缸2位于主机箱1内部,过水孔3位于冷却缸2内部,且过水孔3贯穿冷却缸2,冷却液储存箱4位于主机箱1顶部,并与主机箱1通过螺栓连接,变频泵5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机箱1顶部,且变频泵5与冷却液储存箱4的出液端通过管道相连,温感器6位于冷却缸2顶端,温感器6与冷却缸2紧配相连,且温感器6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单片机与变频泵5电性连接,变频泵5的出液端与泵油管7的一端相连,泵油管7的另一端与冷却缸2螺纹相连,冷却缸2的另一端与回油管8的一端螺纹相连,泵油管7、回油管8通过过水孔3连通,回油管8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储存箱5的回液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2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