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浏览器与设备的实时通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72507.9 | 申请日: | 2016-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6 | 代理人: | 王月春,冷文燕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浏览器 设备 实时 通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浏览器与设备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浏览器与设备的实时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浏览器与服务器通讯以前是通过Http协议进行的数据交互,即浏览器发起数据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连接中断,直到下次浏览器发起请求才再次建立连接。浏览器和服务器不能维持持久化的数据连接,所以浏览器和服务器不能构建起实时通讯的通道。
服务器与设备通讯是基于TCP/IP协议的,设备和服务器的通讯是持久化连接,现阶段可以满足设备到服务器的实时通讯,但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服务器没有和浏览器建立起持久化连接,不能够把设备数据推送到指定浏览器上。
现阶段解决浏览器与服务器的持久化连接有三种方案:
第一是长连接方式,即浏览器启动即向服务器发起数据请求,浏览器拿到数据请求不作返回,直到有和浏览器的通讯诉求时候再返回数据。浏览器拿到数据后马上再发起数据请求,等待服务器返回数据。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对服务器的性能开销浪费很大,长连接方式底层实现仍然是基于http协议,保持长连接的过程中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数据交互的,维护连接成本很大。
第二种是WebSocket方式,即利用Html5的新特性,实现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双工通讯。但是WebSocket需要浏览器支持html5,现阶段仍然有很多浏览器对html5的支持不好。
第三种是利用第三方插件实现持久连接,例如Flash中的XMLSocket,这种方式由于利用了其他技术,增加了技术复杂度,开发调试成本十分高。
由于现有浏览器与服务器的持久化连接技术存在维护成本与调试成本高、连接质量差等诸多不足,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浏览器与设备的实时通讯,并且连接维护成本与调试成本低、连接质量好的新的系统,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意在提出一种浏览器与设备的实时通讯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降低连接维护成本,一方面保证连接的质量,同时降低调试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浏览器与设备的实时通讯系统,包括服务器、浏览器、设备、适配器;
所述浏览器、所述设备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当所述浏览器向所述设备发起数据请求时,所述浏览器把数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数据请求转发给对应的所述设备;当所述设备向所述浏览器发起数据请求时,所述设备把数据请求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数据请求转发给对应的所述浏览器;
在所述的浏览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用于动态监听所述浏览器的内核版本并根据监听到的所述浏览器内核版本自动选择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适配器用于动态监听打开的所述浏览器是支持WebSocket方式还是长连接方式,以进行持久化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浏览器连接单元、设备连接单元;
当所述浏览器和所述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时,所述服务器会分配内存用以存储所述浏览器连接单元和所述设备连接单元;当所述浏览器向所述设备发起数据请求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设备连接单元找到对应的所述设备,当所述设备向所述浏览器发起数据请求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浏览器连接单元找到对应的所述浏览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设备连接单元和所述浏览器连接单元中,分别具有一支线程,所述线程用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浏览器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通过SessionID进行记录并将SessionID存储在所述浏览器连接单元中,所述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通过设备编号标记连接并将所述设备编号存储在所述所述设备连接单元中。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包括服务端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所述服务端服务器用于处理连接请求,所述客户端服务器用于转发数据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协议适配模块,所述协议适配模块作为不同协议的解释器用以实现跨协议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和所述服务器基于TCP/IP协议进行通讯。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浏览器端设置了适配器,能够根据浏览器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既有效的利用了服务器资源又保证了所有浏览器的兼容性。
(2)通过服务器转发机制实现了双工通讯,保证了数据通讯的实时性。
(3)浏览器和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采用内存存储,由于连接会频繁被应用,放到内存中能够提高程序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2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