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脉冲调整的负离子发生器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72299.2 | 申请日: | 2016-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母绍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万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7/06;H02M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230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冲 调整 负离子 发生器 电源 | ||
1.一种基于脉冲调整的负离子发生器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放电板DB,场效应管MOS,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负极经电阻R3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N极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负极经电阻R2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共同形成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可调电阻R5,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可调电阻R5的调节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6,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P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极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与放电板DB的电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7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感L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P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正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以及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7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还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N极还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负极还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负极还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调整的负离子发生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为EI57-30升压变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调整的负离子发生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R5的阻值可调范围为1~4.7k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调整的负离子发生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MOS为MTP3N80场效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万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万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22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零部件拍照台
- 下一篇:补光装置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