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0657.6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汪荣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渗透 系数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混凝土,为满足轻型路面的需求,透水混凝土需要满足一定的抗压、抗折和透水性能的要求,其中透水性能是最重要的指标。则需要对透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进行测试,以对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进行评价。
现有技术中对透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蓄水圆筒,蓄水圆筒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开口,侧壁上具有第一溢流口,设置在蓄水圆筒底部上的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内径与蓄水圆筒的内径一致,通过法兰将蓄水圆筒的底部与金属套筒的顶部密封连接;以及水槽,金属套筒放入水槽内,且其底部表面与水槽的底部表面之间预留间隙,水槽的侧壁上开设第二溢流口,以及用于承接第二溢流口流出液体的量筒。
上述结构的测定装置,在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测试时,先对试件的周向外壁面设置密封材料,例如石蜡加松香、水泥加黄油、或者玻璃硅胶、防水涂料、密封圈和密封条等,之后将设置有密封材料的试件密封装入金属套筒内,再将金属套筒的顶部固定在蓄水圆筒的底部上,再将蓄水圆筒、金属套筒以及试件的组合体放入水槽内,向蓄水圆筒内注入水,此时水只能从试件的顶部表面向下渗透,直到水槽的第二溢流口有水流出,并使得蓄水圆筒内保持一定水位,待稳定后,用量筒承接5分钟的水流量,以计算处混凝土的透水系数。
但是,此结构的测定装置,由于透水混凝土为多孔介质,在其四周涂有密封材料后,密封材料必然会渗入试件的部分内孔中,将堵塞此部分的内孔,导致试件的渗透面积变小,在四周设置密封圈和密封条,通过外力压缩密封局部总有间隙,试件在金属筒内渗透面积不具有一致性,测试的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测定装置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包括
蓄水容器,具有第一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侧壁具有第一溢流口;
弹性容器,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进口适于密封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蓄水容器的底部上,其内壁面作为紧密插接在所述第二内腔中的试件的周向外壁面的密封体;
水槽,侧壁具有第二溢流口,所述弹性容器插入所述水槽内,且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水槽的底部表面之间具有流水间隙。
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所述弹性容器为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的顶部紧密套接在所述蓄水容器的底部外壁面上,其内壁面作为所述密封体。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所述弹性套筒和所述蓄水容器均为圆柱形筒,所述弹性套筒的第二内腔的直径等于所述蓄水容器的第一内腔的直径。
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蓄水容器,以使得密封套接在所述蓄水容器底部上的弹性容器插入所述水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水槽侧壁上,并向上延伸;
夹持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蓄水容器被所述夹持部件夹持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更佳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所述夹持部件为夹具,所述夹具的一端具有两个夹持部,另一端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溢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溢流口处,用于将所述蓄水容器内的溶液排出,并不滴入所述水槽内;以及
第二溢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溢流口处;
承接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溢流管的出液口的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第二溢流管流出的溶液;
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二溢流管内,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溢流管内流出的溶液量。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还包括溶液供给装置,用于经所述第一进口给所述蓄水容器内提供溶液。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装置,所述流水间隙的宽度为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0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