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0275.3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刘宏;成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王晓冉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绿色生态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 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污水处理采用的电气设备多,耗能大,这导致很多地方的污水处理工程由于耗能过大,经济效益不佳,导致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高效率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污水处理系统,使其可以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能支持日常的工作,从而降低污水处理厂的电能费用,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零能耗,模块化组合污水处理子单元,具有灵活度高、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
所述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设置在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上,且所述光伏发电模块与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的用电单元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与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的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模块内设置有格栅、污水提升泵及多级沉淀池,用于取出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模块与预处理模块内的污水提升泵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并联或串联多个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设置有保温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①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水深度净化,处理出水回用于绿化、冲厕及景观用水。②能源消耗最小化。将污水处理技术中最节能的生物转盘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并采用光伏发电技术为污水提升、生物转盘、工作环境等各个环节供电,最大限度减小外界提供电量和热量,实现污水深度处理低能耗甚至零能耗。③能源利用清洁化。采用光伏发电技术,使用清洁能源。④污水处理与生态景观合一。采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具有生态景观效应和气候调节作用。⑤处理单元模块化。将污水处理的各个流程进行模块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或者添加新功能模块,大大增加了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是基于零能耗的理念,将目前污水处理领域最节能的生物转盘技术和最具生态效应的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光伏发电技术为污水处理提供动力。系统各单元模块化后,组合成为能源自给自足,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美化景观并具有气候调节作用的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它最大的特点是:能源消耗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
所述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设置在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上,且所述光伏发电模块与预处理模块、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人工湿地生态模块的用电单元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与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模块的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预处理模块主要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模块的构筑物和设备主要包括格栅、污水提升泵、沉淀池等。预处理阶段的去处对象主要是固体悬浮物 ,从而降低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进水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0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