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9967.6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调节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发展和利用清洁而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重视。太阳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可永久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响应国家能源局政策号召,别墅分布式项目已经逐渐成为城区内光伏电站建设的主流模式。别墅屋顶的复杂性导致太阳能结构和组件安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开发简单有效的解决方式是首要问题。目前,屋面瓦片上固定的光伏支架,通常不同规格的屋面瓦片都会设计不同的固定高度挂钩来固定,缺少通用的挂钩,不利于安装光伏设备。
故,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有必要进行研究,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以适应多样性的屋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包括光伏支架、第一挂钩、第一C型卡槽、第一螺钉、第二挂钩、第二C型卡槽、第二螺钉、调节片和底板,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和第一C型卡槽通过第一螺钉连接,第二挂钩、调节片和第二C型卡槽通过第二螺钉连接,调节片与底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一C型卡槽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C型卡槽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挂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二挂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调节片设置有第三调节孔。
优选地,还包括装配螺钉,装配螺钉贯穿第一调节孔并与光伏支架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背紧螺母和第二背紧螺母,第一螺钉依次贯穿第一安装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背紧螺母连接,第二螺钉依次贯穿第二安装孔、第三调节孔和第二通孔后与第二背紧螺母连接。
优选地,底板上均匀间隔设置圆型通孔和长形通孔。
优选地,第二挂钩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挂钩、伸出臂和下挂钩,上挂钩与第一挂钩螺钉连接,下挂钩与调节片螺钉连接。
优选地,上挂钩与伸出臂之间的夹角A为90度至100度,并且上挂钩与伸出臂的连接部是以13cm为半径的圆弧。
优选地,伸出臂与下挂钩之间的夹角B为90度至100度,伸出臂与下挂钩的连接部是以8cm为半径的圆弧。
优选地,夹角A与夹角B角度相等。
优选地,上挂钩的长度大于下挂钩的长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钉依次贯穿第一安装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背紧螺母连接,可用于调节光伏支架的竖直高度,与传统的光伏支架挂钩结构相比,第一C形卡槽将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卡扣固定在凹槽内,提高了整体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对光伏支架承重。
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螺钉贯穿第一调节孔并与光伏支架连接,可调节光伏支架的水平位置。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螺钉依次贯穿第二安装孔、第三调节孔和第二通孔后与第二背紧螺母连接,可用于调节光伏支架的竖直高度。
4、本实用新型的夹角A与夹角B角度相等,便于生产,并且夹角A与夹角B均大于90度,为第二挂钩与第一挂钩、调节片与C形卡槽的连接预留空间,有利于安装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提高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对光伏支架承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支架可调节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C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C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挂钩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9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主动防撞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检测车辆控制系统中的故障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