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细粒级物料分级实验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7927.8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守跃;吴贵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物料 分级 实验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矿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细粒级物料分级实验自动控制系统,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资源情况,富矿资源日趋枯竭,贫、杂、细粒浸染矿石逐年增多,对微细粒级物料的分析研究已成为未来选矿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必要要求之一。在选矿过程中,确定微细粒级物料粒度组成及金属分布是确定选矿方法及工艺流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评价作业指标的一项重要参数,为强化特定粒级有用矿物的回收提供指导。
在确定物料的金属分布之前,必须将物料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各粒级物料分别化验分析有用矿物的品位,进而得到各粒级物料的金属分布率。
在选矿生产及选矿研究中,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筛分分析法、水力分析法、显微镜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其中,筛分分析法适用的粒度范围为≥38μm,不适用于微细粒级物料分离。而显微镜法及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只能进行粒度分析,而不能将各粒级物料分开。水力分析法是借测定颗粒的沉降速度间接测量颗粒粒度组成的方法,常用于小于0.1mm物料的粒度组成测定。
淘析法是水力分析法中比较简单普遍而又可靠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逐步缩短沉降时间的方法,由细到粗逐步将各粒级物料从试料中淘析出来。将每次析出的矿浆汇合烘干后,即为试料中全部小于分级粒度的粒级产物。把获得的细粒产物称重、化验后,即可标出该粒级在试样中的含量及其品位。若要求进行几个粒级的分析时,则需首先按预定的几个分级粒度分别算出沉降距离所需的时间值,由细到粗依次进行上述操作,将各个粒级全部淘析完为止,即可以获得该试样的粒度组成。
淘析法通常作为校核其它水析仪器的标准,但由于其实验时间长、工作量大,通常完成10μm和20μm等两个分级粒度的水析实验,需要花费8小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人为误差大,给选矿生产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细粒级物料分级实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细粒级物料分级实验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透明沉降槽,所述透明沉降槽中设有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桨叶,透明沉降槽顶盖上连接有分散剂注入管,所述分散剂注入管的上部通过分散剂注入阀与分散剂定量筒相连,分散剂定量筒的上部通过定量筒加料阀与分散剂储存槽相连;所述透明沉降槽的底部串联安装有上底阀和下底阀,所述上底阀和下底阀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所述透明沉降槽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料总管,所述排料总管的上端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下缘与所述透明沉降槽的下液位线平齐,所述排料总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二、三、四排料管,所述第一、二、三、四排料管上安装有第一、二、三、四排料阀,各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且均受控于自动控制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将待测物料与水混合均匀制成矿浆,确定析出产品的数量四个以内和各产品的临界粒径,计算出各析出产品对应的沉降时间,且确定各析出产品的重复淘析次数;通过矿浆漏斗将矿浆倒入透明沉降槽中,注入分散剂;然后注入清水并搅拌,搅拌停止达到沉降时间后通过溢流孔和第一排料阀排出第一个产品,粒径大于第一个产品的均沉降在溢流孔下方,如此循环若干次淘析尽第一个产品;接着同样的步骤再排第二、三、四个产品。分散剂储存槽可以储存足够多的分散剂,打开定量筒加料阀使分散剂储存槽中的分散剂进入分散剂定量筒中,当分散剂定量筒中的分散剂到达设定液位后,关闭定量筒加料阀,然后打开分散剂注入阀,分散剂定量筒中的分散剂全部流入透明沉降槽中后关闭分散剂注入阀,即完成了分散剂的定量注入。同时打开上底阀和下底阀,即处于排渣状态;同时打开进水阀和上底阀即处于进水状态,每次进水时可以将落入底部中心管中的矿浆物质冲入透明沉降槽内,减小实验误差。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系统利用粗粒物质沉降速度快于细粒物质的原理,依次将不同粒径的物料淘析出来,对获得的各产品进行称重、化验后,即可得出矿浆中各粒级产品的含量及其品位。本实用新型的实验为全自动控制,提高实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7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