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电子后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7238.7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白敏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122 | 分类号: | B62M9/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电子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有关,尤指一种自行车的电子后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电子后变速器是用来将链条导引到后链轮的其中一个齿盘,由于后链轮的每一个齿盘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小,使得自行车能通过链条与不同齿盘之间的啮接来达到变换档位的效果。
为了避免电子后变速器受到外力碰撞而损坏,在现有技术方面已经有避震的设计。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的现有电子后变速器1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外连动座2内没置定位销3,定位销3跟缓冲杆4的定位槽5之间形成卡接,缓冲杆4的两端分别枢接马达6的外周面与拨链架7的顶端,当马达6所受到的外力冲击大于缓冲杆4与定位销3之间的卡接力量时,两者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脱卡状态,使马达6能获得缓冲效果。
但是在前述现有技术当中,定位销3与定位槽5之间容易因为定位的不确实而产生间隙,此一间隙便会造成卡接力量的不稳定,进而连带影响对马达6的缓冲效果。因此,前述现有技术在结构方面有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电子后变速器,其结构简单且作动稳定,并能对动力源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变速器包含有一车架固定座、一拨链架、一驱动单元、一连动单元,以及一缓冲单元。该车架固定座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邻接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二枢接部;该拨链架具有一第三枢接部与一邻接于该第三枢接部的第四枢接部;该推杆可沿本身的轴向移动地设于该马达,该推杆的一端位于该马达内,该推杆的另一端位于该马达外且枢接于该拨链架的第三枢接部;该连动单元具有一内连动座与一外连动座,该内、外连动座分别位于该驱动单元的马达的内、外两侧,该内连动座的一端枢接于该车架固定座的第一枢接部,该内连动座的另一端枢接于该拨链架的第三枢接部,该外连动座的一端枢接于该车架固定座的第二枢接部,该外连动座的另一端枢接于该拨链架的第四枢接部;该缓冲单元具有一马达连杆、一定位弹性件与一缓冲杆,该马达连杆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一第二枢接端及一位于该第一、第二枢接端之间的定位部,该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驱动单元的马达,该第二枢接端枢接于该拨链架的第四枢接部,该定位弹性件设于该连动单元的外连动座内,该缓冲杆枢设于该连动单元的外连动座内且具有一定位端与一受抵端,该定位端可分离地卡接于该马达连杆的定位部,该受抵端抵接于该定位弹性件。
其中该马达连杆具有两相对的凸部与一穿设于该两凸部的销件,该销件形成该定位部,该缓冲杆的定位端具有一卡槽,该卡槽可分离地卡接于该销件。
其中该缓冲杆的定位端具有一邻接该卡槽的第一斜面,当该卡槽卡接于该销件时,该销件抵接于该第一斜面。
其中该缓冲杆的定位端的外周缘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缓冲杆通过该第二斜面推抵于该马达连杆的定位部而产生枢转。
其中该外连动座还具有一调整螺孔,该缓冲单元还具有一调整螺丝与一定位柱,该调整螺丝螺合于该调整螺孔内,该定位弹性件套设于该定位柱,该定位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该缓冲杆的受抵端,该定位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该调整螺丝。
还包含有一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设于该拨链架与该内连动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该马达所受到的外力冲击大于该缓冲杆与该马达连杆之间的卡接力量时,该缓冲杆与该马达连杆之间会形成脱卡,使得该马达在外力作用之下会产生偏转,进而降低外力对该马达的冲击来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更佳地,该连动单元的外连动座具有一调整螺孔,该调整螺孔内设有一调整螺丝,该调整螺丝抵接于该定位弹性件的一端,该定位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该缓冲杆的受抵端。通过转动该调整螺丝来调整该定位弹性件施加于该缓冲杆的顶抵力量,使该缓冲杆与该马达连杆之间的卡接力量能够进一步获得调整。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案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现有电子后变速器的平面图。
图2为现有电子后变速器的平面图,主要显示定位销与定位槽相互脱卡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变速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变速器另一视角的外观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变速器所提供的缓冲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变速器的平面图,主要显示推杆尚未伸长的状态。
图7类同于图6,主要显示推杆在伸长后的状态。
图8类同于图6,主要显示缓冲杆与马达连杆之间形成脱卡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7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供电安全用分析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牙盘省力加速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