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道封堵与声门上联合通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67180.6 | 申请日: | 201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游志坚;吴佳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志坚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丁伟 |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道 封堵 声门 联合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食道封堵与声门上联合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往往需要通过喉镜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建立人工气道,方可实现机械通气。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实现机械通气尚存在很多问题。(1)插管困难时费时费力,拖延时间,不能及时插入气管导管会给需要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带来危险。(2)操作繁琐复杂,不易为不熟悉该项操作的医务人员所掌握。(3)需要喉镜、导管等特殊器械。(4)插管过程有导致口腔黏膜损伤、 出血、牙齿松动、脱落等并发症的风险。(5)插管、拔管过程应激反应强烈,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影响大。(6)要求医务人员对拔管指征掌握得较好,不然可因自主呼吸达不到标准却拔除气管插管而出现呼吸困难。(7)在急诊饱胃患者、 肠梗阻患者的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可因胃内容物呕吐导致返流、 误吸及气道阻塞而产生危险。(8)插管过程通常需要使用麻醉药物,以解决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的问题,要求使用药物的医生有一定的资质。(9)插管和导管使用过程对声门、气管的黏膜有一定的损伤,可出现组织水肿出现拔管后通气困难。(10)对导管的型号选择较严格,特别是在小儿患者,但具体选择时往往有赖于经验和公式的计算,不能目测或试用来加以选择,有一定的选择错误的机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拔除已插入的导管进行更换,造成二次损伤。
临床上还有其它一些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如置入喉罩、食道气管联合导管等,但均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气管插管需要特殊插管器械,插管技术较难掌握。插管和拔管过程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对老年患者和合并心脑血管疾患的患者影响较大;
二、喉罩因置入方便在临床使用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困难气道的患者,使用喉罩可以解决因插管困难带来的问题。但是喉罩对于型号的选择有高度的要求,对于使用经验较少的医务人员,易出现选择不当的情况。另外,喉罩不能解决返流误吸的风险,甚至可能增加这种风险,对于有返流误吸风险的病人,不建议使用;
三、食道气管联合导管可有效封堵食道,解决返流误吸的问题。但临床使用中不易放置至合适位置,使用过程中如管理不善,球管移位可导致窒息;导管较硬,盲探插管有损伤口咽部组织及声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道封堵与声门上联合通气装置,旨在解决至少一个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道封堵与声门上联合通气装置,包括与人体口鼻部位贴合的医用呼吸面罩和食道封堵装置,所述医用呼吸面罩上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食道封堵装置插入所述安装孔并通过紧固螺帽与固定底座连接,所述紧固螺帽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前卡套和后卡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帽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呼吸面罩上设置有呼吸机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医用呼吸面罩上设置有固定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切实解决困难气道的方案,操作简单,易于上手;
(2)本设计为声门上通气技术,无需行气管内插管,对病人气道干扰小;
(3)对气管粘膜完全无损伤,食管黏膜对压力的耐受性要远远高于气管黏膜;
(4)多模式通气,可以在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之间自由切换,避免因患者神志恢复出现人机对抗、剧烈呛咳等反应,在通气模式间患者可以自由切换,医务人员只需将控制呼吸模式转换为自主呼吸模式,无需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等,操作简便;
(5)满足外科需要,可以同时解决胃肠减压和声门上通气的问题;
(6)通过口咽通气道,可对口咽部分泌物进行吸引,保障气道干燥,不为分泌物所干扰;
(7)免除插、拔气管导管的对患者的刺激,对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的患者尤其适合;
(8)封堵食管,避免返流误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使用中方便易行,适用于一般手术患者全麻或抢救时控制呼吸用,尤其适用于困难气道或饱胃患者;急救需控制呼吸时不要求气管插管技术,容易为医务人员掌握,提高抢救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志坚,未经游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7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