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井口旋塞阀的锁紧式提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5799.3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隋国良;王兴利;张德友;裴智广;邱忠相;曾立桂;饶德林;孙蕾;杨超;文韬;李春利;于增杰;樊勇;常文霞;刘新峰;张雪超;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井口 旋塞 锁紧式 提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修井作业现场人工提放及旋紧旋塞阀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井口旋塞阀的锁紧式提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修井作业起下管柱施工过程中,当井口出现溢流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抢装井口,以实现快速封井操作。即通过人工操作将旋塞阀从工具台上拾起并安装在井口的管柱上,然后由两人配合使用管钳进行旋紧,关闭防喷器,关闭旋塞阀,进而实现关井操作。目前没有专门的作业工具,采用以上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旋塞阀重量在10Kg左右,人工提放劳动强度偏大;在旋进过程中,由人工使用管钳并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快速旋紧丝扣,有时人工操作管钳进行旋转受到井口处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效率偏低,十分不方便。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专门针对以上问题的用于井口旋塞阀的锁紧式提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井口旋塞阀的锁紧式提手装置,现场操作简易便捷,拆装方便,可有效旋紧旋塞阀,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井口旋塞阀的锁紧式提手装置,所述锁紧式提手装置包括一能套设在旋塞阀外部的护罩,所述护罩的侧壁上设有操作手柄和用于将旋塞阀锁紧并限位在所述护罩内的锁紧限位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螺孔和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孔设置在护罩的侧壁上;所述限位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螺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罩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螺孔和所述限位螺栓均设有两个,两个限位螺孔在所述护罩的侧壁上成180°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设有两个,两个操作手柄在所述护罩的侧壁上成180°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焊接在所述护罩的侧壁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螺纹连接在所述护罩的侧壁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设有两个,两个操作手柄在所述护罩的侧壁上成180°对称设置;且两个操作手柄与两个限位螺孔相互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罩为圆环形。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锁紧式提手装置根据周向锁紧限位原理,通过人力旋转锁紧螺栓逐渐加压锁紧,直至卡紧固定旋塞阀。只需一人利用该提手装置即可将旋塞阀从地面拾起并安装在油管上接头上,然后手工旋转操作手柄旋紧丝扣,进而实现快速关井操作。可以解决目前单一使用人工拾起旋塞阀以及人工使用管钳旋紧旋塞阀的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此装置拆装简单,操作灵活,安全系数较高,可以实现对修井起下管柱作业快速封井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式提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式提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井口旋塞阀的锁紧式提手装置,所述锁紧式提手装置包括一圆环形护罩1,圆环形护罩1的内径要大于旋塞阀的外径以便套设在旋塞阀的外部;该护罩1不限定为圆环形,只要能套设在旋塞阀的外部即可。所述圆环形护罩1的圆周侧壁上设有操作手柄2和锁紧限位装置。操作手柄2用于人工将旋塞阀提起以及将旋塞阀旋紧或松开的操作;锁紧限位装置用于将旋塞阀锁紧并限位在所述圆环形护罩1内,以便进行提起、旋紧和松开操作。该锁紧限位装置利用周向锁紧限位原理,在旋塞阀的圆周利用摩擦力进行定位锁紧,理想状态下是将旋塞阀与圆环形护罩1同心锁紧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5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