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5118.3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锋;赵小文;严新火;吴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科赛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胫骨 定位 导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非常复杂,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膝关节的内/外翻,正常的胫股角将发生变化,而下肢的机械轴将不可能通过膝关节的中心,这正是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计划和手术中需要通过测量和截骨解决的问题。通过计算和测量准确的截骨才能使下肢力线获得正确的重建。传统的测量、定位是术前X光片,手工丈量角度并设计截骨平面,术中先沿长轴打孔,再扩大松解髓腔,扩孔后插入足够长度的T形导向杆,应通过股骨干峡部,避免杆的偏斜,再装上远端截骨导向器,安装的立位对线杆应对准股骨头中心,这种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工具多、手术步骤繁琐,创伤大,截骨精度严重依赖手术医生经验。
目前,TKA(即全膝关节置换术)传统器械较设计之初的使用灵便性及精确性都有了很大改进,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其不足之处愈加明显。首先,传统手术器械部件组成繁多,操作复杂耗时,手术助手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使用前后均需要反复拆装清洗消毒,占用较多手术室空间,不仅增加了医院成本,而且增加了手术室工作量;其次,器械反复使用,可能出现损坏和测量定位不准确,造成手术操作误差,截骨板在固定位置上骨质破坏而影响固定准确,从而造成精确性下降;再次,手术时间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止血带并发症、失血、污染、麻醉并发症等风险增加。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旨在结局现有技术中TKA器械的部件组成繁多,操作复杂耗时,使用前后均需要反复拆装清洗消毒,且器械反复使用,可能出现损坏和测量定位不准确,造成手术操作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包括:
胫骨底端定位固定爪;
与所述胫骨底端定位固定爪连接的、用于调节力线的胫骨对线器;
垂直设置在所述胫骨对线器上的力线校对杆;
设置在所述力线校对杆顶端的胫骨截骨板距离调节连接杆;
固定设置在所述胫骨截骨板距离调节连接杆上的胫骨截骨板;
设置在所述胫骨截骨板上的、用于进刀的胫骨截骨刀口;
固定设置在所述胫骨截骨板上的胫骨贴合定位块;
设置在所述胫骨截骨板距离调节连接杆顶端的胫骨端可变动定位块;
设置在所述胫骨端可变动定位块底端的胫骨端定位针。
所述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所述胫骨底端定位固定爪包括:
固定爪本体;
设置在所述固定爪本体一端的第一旋转轴;
设置在所述固定爪本体另一端的第二旋转轴;
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可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的第一夹爪;
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可绕第二旋转轴旋转的第二夹爪。
所述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所述胫骨对线器包括:
与所述固定爪本体连接的对线器滑轨;
与所述对线器滑轨相适配的、并可沿对线器滑轨运动的对线器运动杆;
所述对线器运动杆的轴线与所述对线器滑轨的轴线垂直。
所述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所述力线校对杆包括:
垂直设置在所述对线器运动杆上的第一校对杆;
套设在所述第一校对杆顶端上、并可沿第一校对杆轴向运动的第二校对杆。
所述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所述胫骨端可变动定位块垂直设置在所述胫骨截骨板距离调节连接杆顶端。
所述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所述胫骨截骨刀口的个数为1个。
所述膝关节胫骨截骨定位导板装置,其中,所述胫骨端定位针垂直的设置在所述胫骨端可变动定位块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科赛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科赛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5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