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海绵拖把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64961.X | 申请日: | 201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庆 |
| 主分类号: | A47L13/257 | 分类号: | A47L13/257;A47L13/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海绵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海绵拖把,属于拖把领域。
背景技术
海绵拖把由于具有良好的弹性、超强的吸水能力、良好的清洁效果,以及耐磨耐用、不掉碎渣、不留划痕等优点,成为家家必备的清洁工具。目前,海绵拖把最常见的挤水方式是使用辊棒挤水。辊棒挤水,它是通过提拉连杆装置,将海绵向上提拉,挤过设在海绵上方的两根平行辊棒之间的缝隙,达到挤水的目的,但这种挤水方式效率不高,因为平行辊棒只能挤压海绵的一部分,总有另一部分是没有被挤压的状态。例如,当海绵上半部被挤压时,下半部还会储存水分;当海绵继续上移,下半部被挤压时,上半部又会恢复原形,吸取下半部的一些水分,因此,使用这种平行辊棒结构挤水,海绵总是有一部分没有被挤压到,需要多次重复拉动连杆装置,尽量挤出剩余水分,非常麻烦,挤水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海绵拖把,它解决了传统平行辊棒式挤水海绵拖把挤水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海绵拖把,它包括长杆,还包括海绵、连接座、T形海绵支架、两个海绵侧压件、拉手杆、拉绳,
海绵,其内部沿轴线方向设有圆柱形空腔,海绵中部设有安装开口,安装开口与圆柱形空腔连通,
连接座,其包括设在上部的长杆连接腔、下部的支架连接腔、两侧对称的支撑板,三者构成一体式结构,支架连接腔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拉绳孔,长杆底部插入长杆连接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
T形海绵支架,其包括滑杆和设在滑杆中部的连接块,两者构成了T形一体式结构,T形海绵支架内设有对称的两条L形通道,L形通道将连接块顶部和滑杆端部相连通,T形海绵支架从安装开口处套入海绵内,滑杆处于圆柱形空腔内,连接块上部插入连接座的支架连接腔中,并通过螺丝固定,两个L形通道的上端口分别与支架连接腔顶部的两个拉绳孔对应;
海绵侧压件,其包括压板、垂直连接在压板底部的套管,两者构成一体式结构,压板上部设有矩形孔,两个海绵侧压件分别通过矩形孔套在连接座两侧的支撑板上,套管伸入圆柱形空腔内,套在相应一侧的滑杆上;
拉手杆,其一端与长杆中部铰接,拉手杆中部设有拉绳通道;
拉绳,其一端绳头固定在海绵侧压件的压板外侧,另一端绳头依次穿过海绵侧压件的套管、T形海绵支架内的L形通道、连接座的拉绳孔、拉手杆上的拉绳通道、连接座另一侧的的拉绳孔、T形海绵支架内另一侧的L形通道、另一侧的海绵侧压件的套管,最终绳头固定在另一侧海绵侧压件的压板外侧。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拉绳的两端绳头以打结的方式固定在海绵侧压件压板的外侧。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拉绳的两端绳头绕在紧固螺钉上固定在海绵侧压件压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两个海绵侧压件从海绵两个端面向中间挤压,海绵的所有部分将同时被压缩,只需拉动一次拉手杆就能彻底挤干海绵内水分,避免了平行辊棒拖把需要多次挤水的问题,提高了挤水效率;对比平行辊棒拖把,本实用新型的海绵两侧没有了两根平行辊棒的阻碍,三面均能与地面接触,使得海绵用于清洁的面积更大,提高了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形海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海绵侧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挤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长杆1,海绵2,圆柱形空腔21,安装开口22,连接座3,长杆连接腔31,支架连接腔32,支撑板33,拉绳孔34,T形海绵支架4,滑杆41,连接块42,L形通道43,海绵侧压件5,压板51,套管52,矩形孔53,拉手杆6,拉绳通道61,拉绳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海绵拖把,它包括长杆1,还包括海绵2、连接座3、T形海绵支架4、两个海绵侧压件5、拉手杆6、拉绳7,
海绵2,其内部沿轴线方向设有圆柱形空腔21,海绵2中部设有安装开口22,安装开口22与圆柱形空腔2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庆,未经张跃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4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星光级4G智能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夜视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