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64399.0 | 申请日: | 201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发 |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解氢氧 混合 反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混合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
背景技术
水电解氢氧气技术在业界已有应用,水电解产出的2:1氢氧气可以分道存储和输出应用,也可以利用氢氧混合气来直接燃烧,二者都是有效应用氢氧气的方式。
其中,在水电解氢氧气的实际应用中,电解液的气液分离是关键的步骤,分离设备的优劣,直观关系到最终氢氧气产气量以及单位能耗,因此,一种结构优化的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强、能耗低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包括器罐主体和电解液输入管道;所述器罐主体底部设有排污口,其顶部设有气体输出口、泄压阀和防爆阀,其侧壁的二分之一高度处设有液位视窗、其五分之二高度处设有电解液输入管道固定接口以及其十分之一高度处设有液体输出口,其内部的四分之三高度处设有圆弧状的分隔板以及其五分之二高度处的中心设有90°弯头;所述电解液输入管道从所述电解液输入管道固定接口的外部伸入内部并水平连接至所述90°弯头。具体地,所述液位视窗以下为液体层。
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中,所述器罐主体为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工程塑料制得的圆柱形筒体结构,其底面和顶面分别通过法兰与其侧面的下端和上端连接;所述分隔板同样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工程塑料。
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中,所述圆柱形筒体结构的直径为33-80cm,其高度为内部管道直径的2-10倍。
具体地,所述器罐主体采用绝缘性工程塑料制得,优选地,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工程塑料,即CPVC制得,具有耐高压、耐腐蚀、耐高温、高阻燃性和高绝缘性等特点,其各项指标符合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在制备和功能方面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制作成本低;此外,除了器罐主体,其它部件,包括管道、法兰、安装口和双层分隔板等也采用绝缘性工程塑料制得,优选为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工程塑料,即CPVC制得。更加优选地是,所述器罐主体为采用改性聚氯乙烯工程塑料制得的圆柱形筒体结构,其底面和顶面分别通过法兰与其侧面的下端和上端连接,最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形筒体结构的直径为33-80cm,其高度为所述内部管道直径的2-10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解槽正常运行所产生的电解液通过循环泵输出电解槽时,电解液中带有部分直流电流,因此,对器罐主体和循环电解液流程中的各部件都有绝缘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效果及措施在材质的选择及外接部件上的同质化接装方面,效果非常明显,不仅降低了能耗消耗,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器罐主体根据反应分离流量选择大小直径尺寸和高度。
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中,所述分隔板为平板结构,优选为是器罐直径的三分之二的圆弧结构。
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中,所述分隔板包括上层分隔板和下层分隔板,所述上层分隔板和所述下层分隔板之间间距为50-70mm。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分隔板和所述下层分隔板均以圆弧侧向水平侧方向向下倾斜15°的角度安装,其中,所述圆弧侧装设在所述器罐主体的内壁上;所述上层分隔板和所述下层分隔板交叉安装形成之字形气液通道。
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中,所述气体输出口设于所述器罐主体顶部的中心,所述泄压阀和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气体输出口的两侧。
所述泄压阀上设有压力表。
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其中,所述电解液输入管道的入口端设有循环泵,其出口端连接所述90°弯头,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之间设有可视流量计;所述90°弯头的端口向下;所述电解液输入管道为直角结构。
具体地,所述循环泵将电解槽中的电解液输入所述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中。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的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的工艺结构,其中,水电解氢氧混合气的气液反应分离器罐的排污口连接排污管道,其电解液输入管道通过循环泵和电解管道连接电解槽,其气体输出口连接气体输出管道,其泄压阀上设有压力表,其液体输出口连接液体输出管道,所述液体输出管道上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水流开关、过滤器和内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发,未经刘广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4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