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3522.7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1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戎泽辉;程广全;孙建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60 | 分类号: | 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尾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尾气排放装置是化工食品类等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装置,主要尾气排放装置是通过管道将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传统的排放管道直接焊接或者粘接到尾气处理装置上,由于尾气运动路径短,运动过程中阻力小,上游处理装置反应物质与尾气反应时间较短,尾气处理效果较差,降低了尾气排放的质量,给大气质量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气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气排放装置,包括与尾气封头固定连接的内圈管道,内圈管道中下部外圆周壁上均布多个支座,外圈管道套于内圈管道外部,且外圈管道下端面与支座固定连接;外圈管道上端面安装有排放封头。
所述支座呈条状,支座垂直于内圈管道外壁。
所述排放封头呈圆锥面结构,排放封头的底面直径大于外圈管道的外圆周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入式排放管道不断改变尾气流动方向,尾气由内圈管道进入尾气排放装置,尾气在内圈管道中作竖直向上的运动,尾气由内圈管道进入外圈管道时尾气运动方向变成竖直向下,在到达外圈管道底部时运动方向变成水平运动。通过这种装置增加了尾气流动阻力,增加了尾气行走路程,使尾气在处理装置中更好的反应吸收,为上游处理装置增加了尾气吸收反应时间,降低了尾气排放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含量,提高了尾气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
1排放封头 2外圈管道
3支座 4内圈管道
5尾气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尾气排放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尾气排放装置,包括与尾气封头5固定连接的内圈管道4,内圈管道4中下部外圆周壁上均布多个支座3,外圈管道2套于内圈管道4外部,且外圈管道2下端面与支座3固定连接;外圈管道2上端面安装有排放封头1。
所述支座3呈条状,支座3垂直于内圈管道4外壁。
所述排放封头1呈圆锥面结构,排放封头1的底面直径大于外圈管道2的外圆周直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入式排放管道不断改变尾气流动方向,尾气由内圈管道4进入尾气排放装置,尾气在内圈管道4中作竖直向上的运动,尾气由内圈管道4进入外圈管道2,到达顶部接触排放封头1时,尾气运动方向变成竖直向下,在到达外圈管道2底部时,尾气由多个支座3之间的间隙出排向大气,尾气运动方向变成水平运动。通过这种装置增加了尾气流动阻力,增加了尾气行走路程,使尾气在处理装置中更好的反应吸收,为上游处理装置增加了尾气吸收反应时间,降低了尾气排放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含量,提高了尾气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3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SNCR脱硝的稳定输送撬体
- 下一篇:一种原料废气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