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削刀具之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2418.6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旸切削工具有限公司;陈星全 |
主分类号: | B23B29/12 | 分类号: | B23B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刀具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刀具,特别是指一种具减震功能以提高加工精度之创新结构形态。
背景技术
车削在传统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中,是一种相当常用且普遍的加工方式。其主要利用刀具刃部与工件两者之硬度差,来达到车削成型之目的。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刀具难免会产生震动的现象,尤其是在刀刃不够锋利时。而另一种刀具容易产生震动的情况,乃是利用搪孔刀在做孔内车削加工时,尤其是深孔加工。其原因在于,一般外径切削时,几乎整枝刀柄皆被车床之刀座所夹固定位,故刀具所承受之抗力臂,较不易产生震动现象。而利用搪孔刀加工时,刀具延伸出刀座之长度一定要大于加工孔之深度,因此孔越深刀具所承受之抗力臂就越大,所产生之震动现象也就越严重,当然就容易影响加工面之平整度与加工精度。
针对前述问题点,目前虽然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于刀具杆体内设有阻尼器,该阻尼器外周组套有止震垫圈,且各止震垫圈抵靠于该杆体内侧壁之刀具减震结构形态;然此种技术使用上,当其刀具杆体因切削而产生震动时,其震动力是传递至整个刀具杆体的外侧壁缘,然后再向内部传递给所述止震垫圈与阻尼器,此过程中,由于刀具杆体的整个外侧震动已然成形,仅仰赖所述止震垫圈与阻尼器进行减震实稍嫌不足,仍旧有其再改良突破之空间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刀具之减震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削刀具之减震结构,设于切削刀具结构中,该切削刀具包括一刀柄以及组合定位于该刀柄端部之一刀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之技术特点,主要在于该减震结构包括:一中空腔,设于该刀柄内部呈一长形延伸的内空间形态;一中心杆,呈一延伸杆状而包括一头端以及一尾端,其中该头端连结于刀头,尾端则穿伸过中空腔并连结于刀柄;至少一减震块,容设于中空腔内,该减震块呈筒状形态而包括一穿套孔,该穿套孔套置于中心杆外周,减震块外周与中空腔内壁之间具有一环状间隔部;且其中,该中心杆外周与减震块的穿套孔之间设有一环状间隙;又其中,该中心杆外周还套设有至少两个径向减震胶环,所述径向减震胶环外周弹性抵靠于减震块的穿套孔孔壁。
通过前述结构组合,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该刀头于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先传至中心杆产生第一道吸震减震效果之后,再透过所述径向减震胶环与减震块加以吸收与抑制,进而获致绝佳减震效益,进以提高切削刀具加工稳定度,进而达到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与加工件表面平滑度之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环状间隙中填入有油液之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中心杆内部形成有切削液通道之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切削刀具之减震结构设于一切削刀具10结构中,该切削刀具10包括一刀柄11以及组合定位于该刀柄11端部之一刀头12;该减震结构包括:一中空腔20,设于该刀柄11内部呈一长形延伸的内空间形态;一中心杆30,呈一延伸杆状而包括一头端31及一尾端32,其中该头端31连结于刀头12,尾端32则穿伸过中空腔20并连结于刀柄11(注:本例连结于中空腔20内端壁位置处);至少一减震块40(本例为单一减震块40之实施形态),容设于中空腔20内,该减震块40呈筒状形态而包括一穿套孔41,该穿套孔41套置于中心杆30外周,减震块40外周与中空腔20内壁之间则具有一环状间隔部42;且其中,该中心杆30外周与减震块40的穿套孔41之间设有一环状间隙50;又其中,该中心杆30外周还套设有至少两个径向减震胶环60,所述径向减震胶环60外周弹性抵靠于减震块40的穿套孔41孔壁。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形态与技术特征,该刀头12于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传至中心杆30产生第一道吸震、减震效果之后,再透过所述径向减震胶环60与减震块40加以吸收与抑制,进而获致绝佳之减震效益;且值得一提的是:因本实用新型中的刀头12所产生的震动力是直接传递给截面积较小的中心杆30,该中心杆30因刚硬性对比于刀柄11结构而言较弱,但吸震效果却相对较佳(因弹韧性较佳),因此,本实用新型令刀头12震动力主要由该中心杆30先吸收减震,然后再通过径向减震胶环60与减震块40吸收该中心杆30震动的减震形态设计,可让减震、吸震效果更加显著与大幅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旸切削工具有限公司;陈星全,未经中旸切削工具有限公司;陈星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2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站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功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