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掘进机用锚杆钻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62074.9 | 申请日: | 2016-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胜利;尤亚;李季;何雨生;孟伟;魏立;张清波;张成;苏立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胜利 |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国建全 |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机 用锚杆 钻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采掘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掘进机用锚杆钻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采掘效率的失调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的进度及产能。虽然掘进机的性能不断提高,然而影响综掘效率的最关键因素是锚固的效率提不上来,帮锚杆主要靠工人通过手持式锚杆钻机进行锚固,其转矩、转速较低,锚固效率低下,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已严重影响了煤矿的掘进效率。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帮锚作业中,操作人员直接站在钻孔的位置进行锚固作业,煤泥水会直接流在操作人员身上,对工人的身体非常有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掘进机用锚杆钻机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掘进机用锚杆钻机机构,其结构包括升降装置和锚杆钻机,升降装置底部连接于掘进机的本体部,锚杆钻机具有钻机固定座,钻机固定座通过回转减速器安装于升降装置的侧部并带动锚杆钻机随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涉及的锚杆钻机包括进给装置、钻箱和夹钎装置。进给装置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升降装置所在的平面,进给装置固定在钻机固定座,进给装置上滑动连接有钻箱连接板;钻箱固定在钻箱连接板上并沿着进给装置的进给方向滑动;夹钎装置固定在进给装置的端部,钻箱沿着进给装置的进给方向滑动时逐渐靠近夹钎装置。
锚杆钻机中,所涉及的进给装置包括长进给油缸、短进给油缸、滑轨、第一链条传动组件和配液板。长进给油缸、短进给油缸和滑轨三者平行设置。长进给油缸的缸筒固定安装在钻机固定座上,长进给油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在滑轨侧部;短进给油缸的缸筒固定连接在滑轨的相对侧部,且短进给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方向与长进给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方向相同。滑轨具有一个滑动面,滑轨内部中空,滑轨的滑动面开设有第一长方形滑槽,滑轨固定短进给油缸的侧部开设有第二长方形滑槽,第一长方形滑槽和第二长方形滑槽相平行,上述钻箱连接板滑动安装在滑轨的滑动面。第一链条传动组件沿着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滑轨内部,第一链条传动组件中第一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滑轨内表面,第一链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链条传动组件的两端并穿过第一长方形滑槽固定于钻箱连接板;上述短进给油缸的伸缩杆通过第一铰接轴连接于第一链条传动组件的一端,并在短进给油缸的伸缩杆向外伸出时使第一链条牵引钻箱连接板沿着滑轨滑动,且钻箱连接板滑动方向与短进给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方向相同。配液板固定在滑轨端部并向长进给油缸和短进给油缸分配油液。
进给装置中,所涉及的第一链条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条张紧杆、第一链条、铰接连接在第一链条张紧杆端部的第一主动辊筒和第一从动辊筒。第一链条张紧杆平行设置于滑轨内部;第一链条一端固定于滑轨,第一链条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主动辊筒和第一从动辊筒并穿过第一长方形滑槽固定于钻箱连接板。第一从动辊筒的轴端轴承连接于滑轨并靠近短进给油缸的缸筒底部,第一主动辊筒相对远离短进给油缸的缸筒底部。
锚杆钻机中,所涉及的钻箱包括钻体、驱动轴、液压马达、端套、嵌套和配液板。钻体内侧壁上形成有三道密封沟槽、两个轴承安装孔和一个进水槽,三道密封沟槽内装配有机械密封;轴承安装孔分布在密封沟槽及进水槽的两侧,轴承安装孔用于收容轴承。驱动轴布置于钻体内并与所述机械密封和轴承相配合,驱动轴一端与钻体一侧的液压马达连接,驱动轴另一端与端套、嵌套连接,且驱动轴沿其轴向开设有与进水槽相贯通的进水通道。液压马达靠近液压马达端轴承的一侧开设泄油孔,上述钻体内侧壁的进水槽与液压马达端轴承之间置两道机械密封,该两道机械密封之间开设有泄流孔,上述钻体内侧壁的进水槽与嵌套端轴承之间布置一道机械密封。端套固定于驱动轴端部,端套外侧布置有防溅套,防溅套与钻体相连,且防溅套与端套之间设有防尘密封。嵌套布置于端套外侧并与驱动轴连接,嵌套端轴承与嵌套端轴承侧的机械密封之间布置有注油孔。配液板上布置有进水孔及进油孔,并分别与钻体及液压马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胜利,未经田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2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焊接端的金手指结构
- 下一篇:人造二尖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