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油分离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1140.0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油 分离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油分离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氟材料生产中,如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生产工艺常用煤油混合物作为助推剂,车间的空气中充满着煤油,这种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也浪费掉其中的煤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油分离与回收装置,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油分离与回收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冷却塔、油气分离器以及过滤器,所述冷却塔的进气口经气管、鼓风机与车间相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气口经气管与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口经气管与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油口、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以及过滤器的出油口分别经油管与回收油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器包含外筒,所述外筒的内腔上部设置有聚结分离层,所述外筒的内腔中部中心穿设有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离心腔,所述外筒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集液凹部,所述离心腔经集液凹部、内筒连接至聚结分离层。
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设置在外筒的侧壁上从而接入离心腔并与离心腔相切,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口设置在聚结分离层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设置在集液凹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处设置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离心腔内从上到下螺旋布置有旋流板。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出油口设置在其底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采用微孔过滤器,其出油口设置在其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合理,混合有煤油的气体经过冷却塔完成初级分离、经过油气分离器完成二级分离,将气体中混合的煤油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并将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排入大气中,绿色环保,高效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油气分离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冷却塔,2-油气分离器,21-外筒,22-聚结分离层,23-内筒,24-集液凹部,25-旋流板,3-过滤器,4-气管,5-鼓风机,6-油管,7-回收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煤油分离与回收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冷却塔1、油气分离器2以及过滤器3,所述冷却塔1的进气口经气管4、鼓风机5与车间相连通,所述冷却塔1的出气口经气管4与油气分离器2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2的出气口经气管4与过滤器3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冷却塔1的出油口、油气分离器2的出油口以及过滤器3的出油口分别经油管6与回收油箱7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器2包含外筒21,所述外筒2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聚结分离层22,所述外筒21的内腔中部中心穿设有内筒23,所述外筒21与内筒23之间形成离心腔,所述外筒2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集液凹部24,所述离心腔经集液凹部24、内筒23连接至聚结分离层22;所述聚结分离层22的结构与现有的聚结分离器的结构相近或类似。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器2的进气口设置在外筒21的侧壁上从而接入离心腔并与离心腔相切,所述油气分离器2的出气口设置在聚结分离层22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2的出油口设置在集液凹部24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分离器2的出油口处设置有开关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离心腔内从上到下螺旋布置有旋流板25,所述旋流板25将气体高速向下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中微小液体被甩到筒壁上并下流至集液凹部2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1的出油口设置在其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3采用微孔过滤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1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