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以及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0834.2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稻木勇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以及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借助端子销将马达的线圈与向线圈供给驱动电流的电路板电连接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首先,将从线圈引出的导线卷绕于端子销。然后,将卷绕有导线的端子销贯穿插入电路板中。之后,通过锡焊将端子销与电路板电连接。关于使用端子销的现有的连接结构,例如记载于日本公开公报第2010-225894号公报。
然而,在制造马达时,存在周围的部件或作业人员的手接触端子销,端子销因其负荷而倾斜的情况。通过端子销倾斜的方向,向与端子销连接的导线施加大的张力。若该张力超过导线的拉伸强度,则有可能导致导线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定子以及马达中将从线圈引出的导线与端子销连接并且即使在端子销倾斜的情况下导线也不易断裂的结构。
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为用于马达的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铁芯背部以及多个齿,铁芯背部呈环状,且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配置,所述多个齿从铁芯背部沿径向突出;绝缘件,其覆盖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经由绝缘件卷绕于齿的导线构成;端子,其配置于铁芯背部的上方;以及导线引导部,其与从线圈引出的导线接触,从线圈引出的导线与导线引导部接触而改变方向,改变方向的导线从导线引导部向端子侧延伸,导线的末端与端子连接。
导线引导部配置于铁芯背部的上方,且配置于从端子沿周向离开的位置。
导线中的在导线引导部与端子之间延伸的部分的长度比导线引导部与端子之间的最短距离长。
定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铁芯件,与同一导线接触的端子以及导线引导部位于同一铁芯件的上方。
定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铁芯件,与同一导线接触的端子以及导线引导部位于不同的铁芯件的上方。
还具有辅助引导部,所述辅助引导部配置于铁芯背部的上方,且配置于端子与导线引导部之间,从线圈引出的导线与辅助引导部接触而改变方向,改变方向的导线从辅助引导部向导线引导部侧延伸,再与导线引导部接触而改变方向,改变方向的导线从导线引导部向端子侧延伸。
定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铁芯件,与同一导线接触的端子以及辅助引导部位于同一铁芯件的上方,与同一导线接触的导线引导部位于其他铁芯件的上方。
多个齿从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突出,导线中的从辅助引导部朝向导线引导部的部分位于导线引导部以及辅助引导部的径向外侧,导线中的从导线引导部朝向端子的部分位于导线引导部以及辅助引导部的径向内侧。
具有:多个导线,多个导线从多个线圈引出;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分别与多个导线连接;以及多个导线引导部,多个导线分别与不同的导线引导部接触。
具有:多个导线,多个导线从多个线圈引出;以及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分别与多个导线连接,多个导线与同一导线引导部接触。
导线引导部在侧面具有凹状或凸状的卡合部,导线沿卡合部配置。
绝缘件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端子被插入孔中,所述孔设置于突出部。
导线引导部的侧面包括凸状的弯曲面,导线沿着弯曲面改变方向。
导线为铝制品或铝合金制品。
绝缘件和导线引导部为连成一体的树脂部件。
导线引导部具有:导线引导部主体;以及弹性部件,其安装于导线引导部主体的侧面,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率比导线引导部主体的弹性率高,导线与弹性部件接触。
还具有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配置于绝缘件的上方,且与中心轴线垂直地扩展,端子为沿轴向延伸的柱状的端子销,端子销与板状部件连接。
一种马达,其具有:所述定子;以及转子,其被支承为相对于中心轴线能够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在导线引导部与端子之间使导线宽松。因此,即使端子倾斜,也能够抑制导线断裂。
由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2为定子的俯视图。
图3为定子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定子的从径向外侧观察到的局部侧视图。
图5为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子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子的从径向外侧观察到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子的局部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0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作业安全监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方位可调节太阳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