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0120.1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宋敬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9/045 | 分类号: | B60R9/045;B60R9/05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部 置物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基本,汽车是当今社会人们出行的必要工具;尤其对于小轿车是人们的钟爱。但是小轿车后备箱较小,人们出行时行李的放置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尤其对于活体更是困难,放置在后备箱容易窒息死亡。正如网上所传,游客将鸡和鸭子放置在后背箱的顶部,很容易引起事故,由此可见,设计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汽车顶部置物架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顶部,便于携带行李,收纳网能够避免行李的掉下;并且汽车顶部置物架能够折叠,便于汽车顶部置物架的收纳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包括连接杆、套筒、真空吸盘I、支撑杆、系绳环、真空吸盘Ⅱ、剪刀式支撑架、收纳网和系绳,汽车顶部置物架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顶部,便于携带行李,收纳网能够避免行李的掉下;并且汽车顶部置物架能够折叠,便于汽车顶部置物架的收纳放置。
连接杆的左右两底端连接有真空吸盘I,连接杆的左右两底端连接有套筒,支撑杆的下端连接在套筒的内部,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系绳环,真空吸盘Ⅱ连接在剪刀式支撑架的底端,剪刀式支撑架的两末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铰接。收纳网设置在剪刀式支撑架的上方,系绳连接在收纳网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所述的套筒与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所述的U真空吸盘Ⅱ有5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所述的连接杆有两个,连接杆与剪刀式支撑架的末端通过销钉铰接,并且所述的销钉位于连接杆的中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所述的系绳有多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所述的连接杆、套筒、支撑杆、系绳环和剪刀式支撑架的材料均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携带行李,收纳网能够避免行李的掉下;并且汽车顶部置物架能够折叠,便于汽车顶部置物架的收纳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杆1;套筒2;真空吸盘I3;支撑杆4;系绳环5;真空吸盘Ⅱ6;剪刀式支撑架7;收纳网8;系绳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顶部置物架,包括:连接杆1、套筒2、真空吸盘I3、支撑杆4、系绳环5、真空吸盘Ⅱ6、剪刀式支撑架7、收纳网8和系绳9,汽车顶部置物架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顶部,便于携带行李,收纳网能够避免行李的掉下;并且汽车顶部置物架能够折叠,便于汽车顶部置物架的收纳放置。
连接杆1的左右两底端连接有真空吸盘I3,连接杆1的左右两底端连接有套筒2,支撑杆4的下端连接在套筒2的内部,支撑杆4的上端连接有系绳环5,真空吸盘Ⅱ6连接在剪刀式支撑架7的底端,剪刀式支撑架7的两末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铰接;收纳网8设置在剪刀式支撑架7的上方,系绳9连接在收纳网8上。
将剪刀式支撑架7拉开,将真空吸盘I3和真空吸盘Ⅱ6吸附在汽车的顶部,将行李放置在剪刀式支撑架7上,然后盖上收纳网8,并且将系绳9系在剪刀式连接杆1、系绳环5和支撑架7等部件上,能够很好的避免行李的跌落。在不是用的情况下,取下支撑杆4,然后合上剪刀式支撑架7,整个汽车顶部置物架变成一个长条状,便于携带和放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套筒2与支撑杆4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便于支撑杆4的拆卸与安装。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真空吸盘Ⅱ6有5个,确保汽车顶部置物架牢固的设置在汽车的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0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缸内置磁环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腔体尺寸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