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59768.7 | 申请日: | 2016-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康;朱超英;朱仁学;何保军;刘宏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超英 |
| 主分类号: | B02C18/06 | 分类号: | B02C18/06;B02C18/22;B02C23/20;B02C25/00;B65B69/00;B65G53/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45005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给待上料的舱体上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上料,利用铲子等工具将物料添加到待上料的舱体内。举例来说,在生产肥料时,需要将用于生成肥料的物料添加到搅拌机等设备的舱体内,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铲子将物料铲入到待上料的舱体中。
通过上述描述可见,这种上料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能够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破碎机、物料输送管道和螺旋直流器;
所述破碎机包括:破碎单元和鼓风单元;
所述物料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破碎机和所述螺旋直流器相连;
所述螺旋直流器与待上料单元相连;
所述破碎单元将物料对应的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
所述鼓风单元将所述物料输送到所述物料输送管道中,经由所述物料输送管道进入所述螺旋直流器;
所述螺旋直流器对所述物料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输送到所述待上料单元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解捆机和皮带传输单元;
所述皮带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解捆机和所述破碎单元相连;
所述解捆机对所述原材料进行解捆处理,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上;
所述皮带传输单元将所述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破碎单元中。
进一步地,所述解捆机包括:第一电机、螺旋轴和壳体;
所述螺旋轴呈两端小、中部大的双锥体形;
所述螺旋轴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轴相连,驱动所述螺旋轴转动;
所述壳体的出口与所述皮带传输单元相连;
所述螺旋轴转动将所述原材料在所述螺旋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挤压,实现对所述原材料的解捆处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从所述壳体的出口输出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直流器,包括:
旋风分离腔,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内径呈由上而下逐渐变小的倒锥状;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螺旋状的入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入料口与所述物料输送管道相连;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与所述待上料单元相连;
所述物料由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入料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腔内部,在所述所述旋风分离腔内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由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进入所述待上料单元中,净化处理产生的污染物有所述排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单元,包括:
机筒、刀棍、第二电机和储料箱;
所述机筒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机筒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相连;
所述储料箱与所述物料输送管道相连;
所述刀棍位于所述机筒内部,所述刀棍上设置有多个刀片;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刀棍转动;
所述原材料由所述机筒的入料口进入所述机筒内,所述刀棍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对所述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所述物料通过所述机筒的出料口进入到所述储料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机筒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之间;
所述过滤网过滤由所述机筒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经过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物料漏到所述储料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回收管道、吸风机和负压仓;
所述负压仓上设置有进口、出口、抽风口和挡板;
所述挡板使得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负压仓的出口之间形成一条通道,所述挡板将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负压仓的抽风口隔开;
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回收管道相连,所述负压仓的出口与所述机筒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负压仓的抽风口与所述吸风机相连;
所述回收管道与所述破碎单元相连;
所述吸风机通过所述抽风口抽取所述负压仓中的空气,降低所述负压仓中的气压,以使所述过滤网上剩余的物料被吸入到所述回收管道中,经由所述回收管道从所述负压仓的进口进入所述负压仓内部,由所述负压仓的出口输出到所述机筒的入料口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鼓风单元包括风机;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风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超英,未经朱超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