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9078.1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武志;南谷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装件,所述第一外装件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一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第一内侧导通部;
第二外装件,所述第二外装件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二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和
电池元件,所述电池元件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元件、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元件、配置于它们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
所述第一外装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的外装体,第一内侧导通部及第二内侧导通部面向所述电池元件室的室内,
对于被封入至所述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
在所述外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及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在所述外装体的俯视中,所述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相对于所述正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相对于所述负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
3.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装件,所述第一外装件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一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第一内侧导通部;
第二外装件,所述第二外装件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二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和
电池元件,所述电池元件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元件、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元件和配置于它们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
所述第一外装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的外装体,第一内侧导通部及第二内侧导通部面向所述电池元件室的室内,
对于被封入至所述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
在所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环形第一外侧导通部沿所述正极元件的边缘设置,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环形第二外侧导通部沿所述负极元件的边缘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热封部上。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一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或所述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二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或者所述第一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一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且所述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二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0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仔猪水肿病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