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和装载有该系统的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9012.2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枝成;李勇华;李伟联;阮鹏;郭长江;曾文勇;陆杰武;曾文华;陆能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式阀井 通风 系统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井通风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以及装载有该系统的车。
背景技术
阀井即类似小房间的一个坑或井。在燃气行业,管线及管道需要布置在地下;为了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方便,会将阀门设置在阀井中。当进入阀井维护作业时,为保证作业安全,工人会采用防爆风机对阀井进行通风。
现有技术是采用大功率风机对阀井进行通风,每次操作时,需要将电机、风机和一大卷筒的软风管搬运到阀井周围进行现场组装。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现有的防爆风机功率及体积都大,虽然风量大,但是噪音和能耗都大,不仅难于搬运,还会带来能源的浪费。2.风管较粗使原本狭窄的阀井工作空间更加狭窄,员工长时间在井下作业时感觉不舒服。3.每次阀井维护作业都需将风机及风管搬至阀井边安装,作业完毕后再拆除移回车上,操作不便,劳动强度较大,所需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成一体的、将软风管的自由端拉到阀井即可直接使用的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软风管的自由端拉到阀井即可直接使用的装载有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的车。
一种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包括电机、风机和风管回收装置,电机和风机相接;风管回收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风管、通风管、端盖、通风管转盘、软风管接口、软风管;固定风管和端盖均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通风管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风管上,通风管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端盖上;两个通风管转盘安装在通风管上,软风管接口位于通风管上且位于两个通风管转盘之间,软风管的一端与软风管接口相接,软风管缠绕在通风管上;风机、固定风管、通风管、软风管接口依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固定风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圆筒形部分和弯折部分;圆筒形部分与固定支架固定,弯折部分与风机通过另一条软风管相接。
作为一种优选,软风管长度为18-22米,软风管的直径为90毫米。
作为一种优选,电机功率为350KW。
作为一种优选,通风管转盘和通风管之间用螺栓和螺母固定,通风管转盘和通风管均设有安装耳,螺栓穿过通风管转盘的安装耳和通风管的安装耳后,端部用螺母拧紧。
作为一种优选,固定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左支架、右支架和底部支架均为矩形框架;左支架、右支架分别固定在底部支架的左、右两边;固定风管与左支架固定连接,端盖和右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固定支架、通风管、通风管转盘、固定风管和端盖的材质为铁或者铁合金,且外表面喷涂油漆。
作为一种优选,软风管接口为“7”字形圆管,软风管接口的入口与通风管相接,出口与通风管相切。
作为一种优选,一种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有两层,风管回收装置安装在下层,电机和风机安装在上层。
一种装载有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的车,采用一种便捷式阀井通风系统,安装架固定在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机连上风机,风机通过一条软风管连接上固定风管,固定风管和通风管连通,通风管上设有软风管接口,另一条软风管接在软风管接口;通风管和通风管转盘组成的整体供软风管缠绕,且该整体相对于固定风管和端盖转动。当不使用时,软风管一圈一圈缠绕在通风管上;当进行作业时,工作人员取下软风管,并不断往外拖,自由端通入阀井底部,打开电机和风机,系统开始工作,风机为起始抽风,风经过一条软风管、固定风管、通风管、软风管接口,再通过长长的软风管,不断将阀井底部的气体抽出,阀井内形成负压,新鲜的外部空气不断进入阀井内部,一段时间后可完成一次阀井内的空气置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电机、风机、固定风管、通风管、软风管接口、软风管固定连接,增长了软风管,同时通风管和通风管转盘的转动式安装,使得软风管的自由端拉出即可直接进行操作,每次使用仅需进行软风管的拉出和收回,不需安装软风管、不需搬动风机、不需回收电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将电机、风机、风管回收装置分上下两层安装在安装架上,整体组成一模块,使用方便,运输方便,体积小。
(3)减小了软风管的直径,阀井内工作空间更大,工作人员在阀井内的舒适性大大提升。
(4)由于风机功率从传统的750KW降低到了350KW,能耗大幅度降低,在满足抽风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风速、减小了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9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