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木捕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8595.7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罗振宇;田青;魏雅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工程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可更换粘板的林木盒状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红蜘蛛是通过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最终使得叶片枯黄、脱落,甚至落光。红蜘蛛通常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期,虫卵一般在树皮干缝、地面土缝和杂草基部等地越冬,此类通过以植物叶片为食的季节性回土越冬类害虫常在来年越冬虫卵孵化后离开越冬部位,主要通过树干向上爬行转移至树叶部位为害树木。
故此,该捕虫装置通过固定于树体主干木质部位,以有效阻止沿树干爬行的害虫,改善发现虫害只能通过药物化学防虫的污染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可更换粘板的新型林木捕虫装置,以改善树木部分害虫迟发现晚治疗的困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林木捕虫装置,由两个盒状结构组成,通过连接装置与树体连接成为整体后,插入可更换捕虫粘板。
所述的林木捕虫装置,呈中间有预留洞口的盒状结构,所述连接装置位于盒状结构之上,盒状结构表面有预留缝可插入可更换粘板。
所述林木捕虫装置,两个独立的盒状结构通过连接装置与树体连接后,会在树体与捕虫装置之间形成具有唯一路径的半封闭结构。
所述的一种林木捕虫装置,盒状结构通过连接装置与树体连接,将可更换粘板插入捕虫装置使其位于树体与捕虫装置之间的唯一路径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安装时将两个独立的盒状结构与树体主干木质部分根据树体高度适当固定于适当位置,再将两个独立粘板插入盒状结构预留缝隙中,这样,当红蜘蛛等害虫顺着树体主干欲爬至树叶部位时,需先经过盒状捕虫装置与树体形成的唯一路径,受粘板作用,害虫被阻止在粘板之上,根据需要,适时更换新的粘板,保持粘板的功能性,使得害虫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底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粘板平面图。
附图标记汇总。
盒状装置101,盒状装置102,预留洞口103。
连接装置104,连接装置105。
粘板106,粘板107,预留插缝108,预留插缝10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林木捕虫装置,呈盒状,捕虫装置上面的预留洞口103,连接装置104,105,预留插缝108,可更换粘板106,107,当然,盒状捕虫装置、连接装置具体形状可由具体设计而定,预留洞口大小、预留插缝大小、粘板大小由具体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盒状装置101,102通过连接装置104,105将树木主干已确定位置包裹在预留洞口103中,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目标树木的主干已确定位置,并将可更换粘板106,107插入预留缝108,109中,借助粘板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红蜘蛛等害虫沿着树木主干爬至树叶部位,由此控制害虫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8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信息流程化的处理控制系统
- 下一篇:带有搅拌功能的固体农药配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