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削刀的锅铲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56108.3 | 申请日: | 2016-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池香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香娥 |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A47J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62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削刀 锅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削刀的锅铲。
背景技术
锅铲为厨房必备用具,现有的锅铲主要用于翻炒菜肴,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削刀的锅铲,除了保持现有的锅铲功能, 还能为削除瓜果皮和削出长而薄的瓜果片、捞起锅里汤水中的菜肴提供方便,一物多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设计制造一种带削刀的锅铲,所述锅铲由铲头和手柄组成,所述铲头和手柄为不锈钢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铲头与手柄连接的右铲板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设有长方形通孔,长方形通孔的下端孔壁面上设有向右上方倾斜的削刀,削刀的刀刃凸出在右铲板的下端面2~5mm。
所述的削刀的左部下端面与长方形通孔的下端孔壁面焊接在一起,削刀的上端面与长方形通孔的上端孔壁面之间的孔间隙为2~5mm。
所述的削刀与铲头的底铲板下端面的倾斜角a为25~30°。
所述的底铲板与手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b为125~130°。
手握手柄,使铲头朝上,将削刀对着瓜果皮往回拉,即可削除瓜果皮;将削刀对着削完皮的瓜果往回拉,即可削出长而薄的瓜果片。
手握手柄,铲起锅里带汤水的菜肴,将手柄放低,菜肴中的汤水即可从削刀的上端面与长方形通孔的上端孔壁面之间的孔间隙漏回锅里,即可捞起锅里汤水中的菜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锅铲功能单一的问题,除了保持现有的锅铲功能, 还能为削除瓜果皮和削出长而薄的瓜果片、捞起锅里汤水中的菜肴提供方便,一物多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削刀的锅铲的具体结构示意图(A-A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削刀的锅铲的具体结构K向视图。
图中:1-铲头,2-底铲板,3-长方形通孔,4-右铲板,5-手柄,6-刀刃,7-削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附图所示,设计制造一种带削刀的锅铲,锅铲由铲头1和手柄5组成,铲头1和手柄5为不锈钢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铲头1与手柄5连接的右铲板4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设有长方形通孔3,长方形通孔3的下端孔壁面上设有向右上方倾斜的削刀7,削刀7的刀刃6凸出在右铲板4的下端面2.5mm。
削刀7的左部下端面与长方形通孔3的下端孔壁面焊接在一起,削刀7的上端面与长方形通孔3的上端孔壁面之间的孔间隙为3mm。
削刀7与铲头1的底铲板2下端面的倾斜角a为28°。
底铲板2与手柄5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b为1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一):平时作为锅铲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二):需削除瓜果皮或削瓜果片时,手握手柄,使铲头朝上,将削刀对着瓜果皮往回拉,即可削除瓜果皮;将削刀对着削完皮的瓜果往回拉,即可削出长而薄的瓜果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三):需要从锅里的汤水中捞起菜肴时,手握手柄,铲起锅里带汤水的菜肴,将手柄放低,菜肴中的汤水即可从削刀的上端面与长方形通孔的上端孔壁面之间的孔间隙漏回锅里,即可捞起锅里汤水中的菜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香娥,未经池香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6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调料瓶的烧烤夹
- 下一篇:洗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