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骨膜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5413.0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北辰北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田阳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骨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颈椎骨膜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目前,在市场上最常使用的为毫针和针刀,其中,毫针直径仅为零点几毫米,刺激量小,只能小面积松解肌肉组织;针刀的刀刃锋利,有可能会破坏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骨膜针,该颈椎骨膜针可与按摩相结合,直接实现对骨骼的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颈椎骨膜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柄安装在所述针体的上部,所述针体的长度为6~10厘米,所述针体由第一针体和位于所述第一针体的下端的第二针体组成,所述第一针体与所述第二针体为一体构成,所述第二针体的横截面为扁圆形,且其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扁圆形弧面,所述第一针体的直径为1.8~2.2毫米,所述第二针体的长度为1.5~3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针体的沿横向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针体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针体的沿纵向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针体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纵向方向的所述第二针体由上至下渐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针体的长度为2~3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针体的长度为2.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的针头为圆钝,相比于针刀安全、可靠,不会破坏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与传统毫针相比,刺激量大,可以大面积松解肌肉组织,一针相当于普通针灸(毫针)十针的松解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可以松解深层肌肉,使受损的深层肌肉重新恢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的局部放大图(沿横向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的局部放大图(沿纵向方向)。
其中,1:针柄 2:针体 2-1:第一针体 2-2:第二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4所示,包括:针柄1和针体2,针柄1安装在针体2的上部,针体2的长度为8厘米,针体2由第一针体2-1和位于第一针体2-1的下端的第二针体2-2组成,第二针体2-2的长度为2.5厘米。第一针体2-1与第二针体2-2为一体构成,第二针体2-2的横截面为扁圆形,且其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扁圆形弧面,第一针体2-1的直径为2毫米,第二针体2-2的沿横向方向的长度与第一针体2-1的直径相同;第二针体2-2沿纵向方向由上至下渐缩,且小于等于第一针体2-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骨膜针的针头触激骨膜,使骨膜重新建立生物力学平衡,减轻或者消除无菌性炎症,同时能缓解对神经的压迫,达到止痛和减轻症状的目的。每次治疗3-5分钟,时间短、效果好、不吃药,不注射、没有切割。没有损毁、没有烧灼、不外敷药物,每个疗程三次,半个月复查一次,扎完即可离开,不影响您的工作和学习。颈椎骨膜针为针灸与按摩的完美结合,是针灸针具的新形态,也是中医按摩治疗新形态,可实现对骨骼比较直接的按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北辰北门医院,未经天津北辰北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5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拍照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移动数据的智能网络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