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55386.7 | 申请日: | 2016-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强;万佳;谢军伟;谢李萍;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旋极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M1/38 | 分类号: | H03M1/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段 电容 阵列 逐次 逼近 型模数 转换器 | ||
1.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差分结构的10bit电容阵列,输入端连接10bit电容阵列的比较器COM,以及与比较器COM输出端连接并向10bit电容阵列提供开关信号同时输出11位信号的逐次逼近寄存器SAR,其中,逐次逼近寄存器SAR还接入采样时钟信号CLK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10bit电容阵列包括上下对称构成全差分结构的上电容阵列和下电容阵列,上电容阵列接入输入差分信号Vinp并连接比较器COM的负输入端,下电容阵列接入输入差分信号Vinn并连接比较器COM的正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容阵列由电容C0~C12、开关S0~S10和Scom构成,其中电容Ci+1=2Ci,i=0~4,Cj+1=2Cj,j=6~8,C6=C10=4C0,C11=12C0,C12=5C0;分段电容C12将上电容阵列分成高低两段二进制加权电容阵列,其一端连接电容C6~C10上极板和比较器COM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电容C0~C5和C11上极板,电容C6~C9构成高四位电容阵列,电容C0~C5构成低六位电容阵列,电容C11下极板接入外部偏置电压Vcm;所述开关S0~S10一端依次连接电容C0~C10下极板,另一端受逐次逼近寄存器提供的开关信号控制选择不同导通电压,所述不同导通电压包括参考电压Vref、外部偏置电压Vcm、输入差分信号Vinp和0;开关Scom一端连接比较器COM负输入端,另一端接入外部偏置电压V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容阵列的结构与上电容阵列结构对称,其接入另一输入差分信号Vinn并连接比较器COM的正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COM包括晶体管M1~M5组成的第一级结构,以及晶体管M6~M15组成的第二级结构;晶体管M1和M2的栅极分别接入10bit电容阵列传输的差分信号Vinn和Vinp构成第一级输入对管,其源极均与晶体管M5漏极连接,晶体管M5源极接地,晶体管M3和M4源极均接入电压VDD,且M3、M4、M5栅极均接入时钟信号CLKCD,晶体管M3漏极与晶体管M1漏极连接并连接第二级结构中晶体管M6、M7、M8栅极,晶体管M4漏极与晶体管M2漏极连接并连接第二级结构中晶体管M11、M12、M13栅极;晶体管M6和M11源极均接入电压VDD,作为第二级输入对管,晶体管M9和M10栅极相互连接且漏极相互连接构成锁存结构的反相器,且M9源极连接晶体管M6和M7漏极,晶体管M8漏极连接M9和M10漏极并连接M14和M15栅极同时由此产生一输出差分信号Voutp,晶体M14和M15栅极相互连接且漏极相互连接构成锁存结构的反相器,且M14源极连接晶体管M11和M12漏极,晶体管M13漏极连接M14和M15漏极并连接M9和M10栅极同时由此产生另一输出差分信号Voutn,晶体管M7、M8、M10、M12、M13和M15源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段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信号CLKCD由比较器输入时钟信号经延迟缓冲器DELAY_BUFFER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旋极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旋极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53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