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实时测温控温功能的内热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5023.3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1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乐思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国融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李艳双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实时 测温 功能 内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实时测温控温功能的内热针。
背景技术
临床证明,热灸对于急、慢性肩、颈、胸、腰、骶棘肌劳损、椎间盘、椎间韧带损伤、关节炎症、关节损伤及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病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热灸治疗多数是采用艾蒿灸法,传统的艾蒿灸法因其没有精确的加热结构,无法做到对针体温度的控制,经实际测定,无论是金质针、银质针亦或是不锈钢针,当柄部艾蒿燃烧时,针柄温度可高达400℃~450℃,针体和皮肤的接触点的温度高达128℃~150℃,而皮下1厘米左右的针体温度仅保持在37℃~37.5℃的状态,因此,即使患者的皮肤表面虽有灼热感,但是深层处的温度仍处在37℃的常态,导致皮肤表层因高热灼伤的医源性损害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国内出现的内热式针灸针存在着功能单一,只具有加热功能,没有实时监测温度功能,不能精确控制内热针针体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测温控温功能的内热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实时测温控温功能的内热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国内出现的内热式针灸针存在着功能单一,只具有加热功能,没有实时监测温度功能,不能精确控制内热针针体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实时测温控温功能的内热针,包括针身,所述针身的右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身的左端设置有电极端,所述电极端的左侧设置有手持部,所述电极端的内腔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左侧设置有加热电极,所述针身的内腔设置有加热管芯,所述加热管芯的左右端分别与加热电极和针头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测温放大电路,所述测温放大电路电性输出连接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电性输出连接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电性输入连接电源稳压模块、对比计算模块、计时模块和初始设定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电性输入连接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电性输出连接记忆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显示器,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输出连接加热电极和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针身和电极端的外壁设置有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手持部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红色闪光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管芯的设置,使得加热电极能通过加热管芯控制着针头和针身的治疗温度,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实时监测加热治疗的温度,计时模块的设置,能精确控制加热治疗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功能齐全,安全性高,能实时监测加热温度,能精确控制内热针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图中:1针身、2针头、3加热管芯、4电极端、5放置槽、6温度传感器、7加热电极、8手持部、9测温放大电路、10A/D转换器、11中央控制器、12记忆存储模块、13电源稳压模块、14电源模块、15显示模块、16显示器、17对比计算模块、18计时模块、19初始设定模块、20驱动模块、2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国融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国融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5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