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床伺服转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1115.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5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星光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B23Q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床 伺服 转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机床伺服转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对自动化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加工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许多构型复杂的大型零件的加工,对数控机床本身和从业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机床具有更合理的结构、更多的自由度、更灵活的运动,以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需要。
目前多数数控机床上的回转台只能加工平面或圆弧面,对于加工斜面和斜孔等其他复杂的角度工件时具有一定困难,或者存在着加工精度达不到标准,而且很难兼容其他的加工机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热场烧结炉炉内烧结温度分布均匀性差、粘结剂污染炉内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设置料箱的金属热场真空脱脂烧结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机床伺服转台,包括有底座,其中,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装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座与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相连,另一端上套有导电单元,导电单元的外部与第二支撑座固连,导电单元位于固定在第二支撑座上的配电盒内,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机构绕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中心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单元由圆环一、圆环二、导电环一、导电环二依次配合,圆环一的中孔为沉孔一,圆环二嵌合在沉孔一内,圆环二上部固定有与导电环一卡合的凸起圆环一,导电环一上有凸起圆环二,凸起圆环二卡合在导电环二上开有的沉孔二内,使导电单元稳定配合,便于装配。
作为优选,凸起圆环二配合在导电环二的内孔内,导电环一的底部卡合在导电环二的沉孔二,导电环一和导电环二配合得到的圆环三两端面为平面,圆环三的厚度等于圆环二突起的厚度,从而便于多组导电单元相互拼装。
作为优选,圆环二的凸起圆环一上开有固定孔一和接线孔一,接线孔穿过凸起圆环一的顶面和圆环二固定凸起圆环的面,圆环一上开有固定孔二接线孔二,当圆环一、圆环二、导电环一、导电环二配合后,导电环一的部分裸露在接线孔一内,导电环二的部分裸露在接线孔二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单元的端面用圆环四和卡在圆环四内的圆环五进行密封,圆环四与圆环一的区别在于未开有沉孔一,圆环六为圆环二上的凸起圆环一,对组装完成的导电单元稳定固定。
作为优选,导电单元的个数不少于一个,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功能的接线。
作为优选,转动机构整体为U型,包括中部的安装板、左侧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轴板和右侧与第二支撑座相连的第二轴板,安装板上的第二驱动机构和卡盘机构分别安装在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内,转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组成类曲柄结构,第二轴板包括板件和轴件,轴件中部通线孔一,安装孔一的侧壁上开有与通线孔一连通的通线孔二,从而能够使第二驱动机构的线接入到导电环一上。
作为优选,圆环一通过固定孔二与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圆环二通过固定孔一与第二轴板上的轴件固定连接,导电环一与凸起圆环一过盈配合,导电环一和导电环二间隙配合,轴件转动带动导电环一转动,导电环二不转动,第二驱动机构的导线通过通线孔二连接在接线孔一内的导电环一上,外部线通过接线孔二与导电环二相连,使驱动机构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绕线,而且不同组的导电环可以连接不同功能的线路。
作为优选,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和减速机一,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卡盘机构上装有减速机二,减速机一和减速机二为谐波减速机,卡盘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同步带轮传动,卡盘机构和安装板之间装有密封圈。采用谐波减速机能使重复精度更高,而且没有回差,密封垫具有密封作用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导电单元与第二驱动电机上的导线相连,转动机构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绕线的故障,而且接线盒与导电单元相连的线不会旋转。而且谐波减速机据有重复精度更高,而且没有回差,密封垫具有密封作用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部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圆环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圆环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电环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导电环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通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导线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星光,未经陈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1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械零件边部倒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