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级高功率因数的LED驱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1094.6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红;李显伟;缪剑飞;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谷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级高 功率因数 led 驱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单级高功率因数的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年来LED驱动电源使用越来越广泛,因为LED驱动电源采用传统的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会使AC输入电流产生严重的波形畸变,向电网注入大量的高次谐波,因此电网侧的功率因数不高,仅有0.6左右,大量的高次谐波对电网和其它电气设备造成严重谐波污染与干扰,使得其它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即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EMC问题)。而15W电源功率因数一定要大于0.9,为了追求光的品质,LED驱动电源输出纹波一定要控制在5%以内。为此,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便应运而生。
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两种电路拓扑:
1.主动式PFC(也称有源式PFC),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有源式PFC由电感电容及功率电子元器件组成,元器件较多,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0.98左右,但成本要高出无源式PFC许多。
2.被动式PFC(也称无源式PFC),一般分“电感补偿式”和“填谷电路式(Valley Fill Circuit)”以及“电荷泵式(也称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电路”。
a.“电感补偿方法”是使交流输入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减小来提高功率因数,被动式PFC的功率因数只能达到0.7~0.8。
b.“填谷电路式”属于一种新型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点是利用整流桥后面的填谷电路来大幅度增加整流管的导通角,通过填平谷点,使输入电流从尖峰脉冲变为接近于正弦波的波形,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85~0.87左右。
c.电荷泵式(也称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harge Pump 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CPPFC)技术,可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2~0.98左右,电元件多需要主电路结构做配合。
可知,现有技术中的主动式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结构复杂,被动式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或者需要主电路结构做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级高功率因数的LED驱动电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动式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结构复杂,被动式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或者需要主电路结构做配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级高功率因数的LED驱动电源,包括交流输入电路、整流滤波电路、Flyback电路、恒流/恒压输出电路和电感补偿无源PFC电路,所述交流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Flyback电路,所述Flyback电路的输出连接所述恒流/恒压输出电路,所述电感补偿无源PFC电路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和Flyback电路连接;所述电感补偿无源PFC电路包括电容C2、电感L4和充/放电电路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恒压输出电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Flyback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电电路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电容C2的两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和所述二极管D1的公共端,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Flyback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2为CCB电容,所述二极管D3为快恢复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2为续流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Flyback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连接,其公共端连接有电容C3,所述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感补偿无源PFC电路包括电容C2、电感L4和充/放电电路模块,电路结构简单,既能使得功率因数达到要求,还不需要主电路结构做配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谷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谷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1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