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视助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6727.4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0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永明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电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视音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平板电视助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电视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设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机已经发展成为了平板电视,而且目前的平板电视机的厚度越来越薄,而长度和宽度越来越大。由于平板电视内部空间的限制,使得电视机中的喇叭又薄又小。但是要使喇叭发出有效的高质量的声音必须具备相应的物理空间和物理结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减小面板宽度,现有的平板电视的喇叭一般都安装在底部,以便尽可能拓展喇叭的发声空间,但这样的喇叭口方向向下,使得声音向下发出,大大降低了音响效果,特别是声音较小时的低频音效比较模糊,感觉受到了遮挡,听不清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在喇叭口外侧的装置,以便集中声音能量并改变声音传播方向,使声音向前发出,提高声音质量;而这一装置安装后,电视机仍保持窄边体小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电视助声装置,包括号角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号角结构体为半封闭结构装置,其包括半边号角壁和底座边框,所述半边号角壁为整只号角纵向切开后的一部分,不限于从中间纵向切开;所述底座边框直接生成在半边号角壁的边缘,用于固定在平板电视机上。
使用时,将平板电视助声装置安装在平板电视机底部扬声机喇叭口处的机壳外表面上,并使半边号角壁将整个喇叭的喇叭口罩住,且半边号角壁的开口向前。
进一步的,所述半边号角壁为方形号角纵向切开后的一部分,由一个号角底壁和两个号角侧壁构成,所述号角底壁为长方形形状,所述号角侧壁为三角形形状,号角侧壁直接生成在长方形号角底壁的两个对应边上,且生成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半边号角壁为方形号角纵向切开后的一部分,由一个号角底壁和两个号角侧壁构成,所述号角底壁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号角侧壁为三角形形状,号角侧壁直接生成在等腰梯形号角底壁的两个侧边上,且生成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半边号角壁与底座边框之间还可以加设基础壁,用于增加半边号角壁的高度。
所述底座边框上设有螺丝孔,用于固定于电视机底部出声口处。
所述助声装置也可通过粘接、卡槽扣接方式安装于电视机底部。
所述的长方形包括四个边长相等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喇叭口处设计安装了半边号角结构,使喇叭发出的声音能量集中并改变声音传播方向,将喇叭发出的声音向平板电视的前方传播,使声音变得清晰、柔和、悦耳,使音质纯真自然,提高总体音质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本结构为方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号角底壁为等腰梯形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板电视机上后的整体正面示意图。
图5为平板电视机右边装上本实用新型后的正面放大示意图。
图6为平板电视机左边装上本实用新型后的侧面放大示意图;分三种情况,(一)是半边号角壁为方形号角结构的情况;(二)是半边号角壁为弧形号角结构的情况;(三)是半边号角壁与底座边框之间加设了基础壁的情况。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设基本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号角结构体、2.半边号角壁、3.底座边框、4.号角底壁、5.号角侧壁、6.长方形号角底壁、7.等腰梯形号角底壁、8.基础壁、9.螺丝孔、10.平板电视机、11.喇叭、12.助声装置、13.螺丝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制备一种平板电视助声装置,即一种号角结构体1,所述号角结构体为半封闭结构装置,其包括半边号角壁2和底座边框3,将所述半边号角壁2做成为整只号角纵向切开后的一部分的形状,这种半边号角壁2不限于从中间纵向切开;所述底座边框3直接生成在半边号角壁2的边缘,底座边框3上还设有螺丝孔9,用于通过螺丝钉13固定安装在平板电视机10上,这样就做成了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视助声装置。
使用时,将平板电视助声装置安装在平板电视机10底部扬声机喇叭口处的机壳外表面上,并使半边号角壁2将整个喇叭11的喇叭口罩住,且半边号角壁2的开口向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永明,未经邹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6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巡检的图像采集装置
- 下一篇:安防大屏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