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磁浮工程的自修复桥面混凝土防水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44743.X | 申请日: | 2016-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军;杨光;崔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程 修复 桥面 混凝土 防水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悬浮相关建筑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磁浮工程的自修复桥面混凝土防水单元。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属于一种新型交通方式,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少,全世界开通运营的线路更是少数。目前只有2005年3月日本建设开通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商业运行线-东部丘陵线和2014年6月韩国开通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商务运行线。而中国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目前只有国防科技大学试验线、青城山试验线、唐山实验线,但没有投入运营的正式线路。考虑到国内的复杂地理条件,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路线上往往会配备有水泥混凝土制造的桥梁建筑,相应地,为了防止桥面渗水、铺装层剥离或桥面板破损等问题,一般都需要在桥面铺装层之间设置防水结构。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现有技术中的桥面混凝土防水结构通常通过材料配方上的改进来获得,如水乳型防水涂料、沥青基卷材等,但这些现有方案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特别是长期户外环节的使用之后,桥面铺装层容易出现裂缝、松散等现象,而且耐高温性能较差。相应地,本领域亟需对此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满足磁悬浮工程配套桥梁建筑之类的桥面防水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磁浮工程的自修复桥面混凝土防水单元,其中通过结合磁悬浮工程相关的应用及铺装特点,相应对其桥面混凝土防水单元从整体构造组成、以及关键组件的设置方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提供良好防水效果的同时,兼具有表面光滑、便于施工、清洁无污染和耐用性好等优点,特别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仍能够自动执行与混凝土之间的防水修复功能,有效维持整体结构强度,因而尤其适用于中低速磁悬浮工程之类的应用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磁浮工程的自修复桥面混凝土防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单元整体铺设在磁浮轨道交通线的混凝土桥梁表面上,并包括主结构层和渗透结晶层,其中:
所述主结构层沿着厚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面漆层、中间防水层和基层处理层,其中该中间防水层和该面漆层共同起到防水的作用,由此防止混凝土桥梁表面的水向下发生渗透;该基层处理层处于所述主结构层的最内侧且与所述渗透结晶层的外侧直接接触,并与其发生固化连接;所述渗透结晶层的内侧则直接与混凝土桥梁表面相接触,并且它所包含的结晶体渗透并填充到混凝土内部的空隙中,由此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结构层还包括中间涂层,该中间涂层呈网格状结构,并且它与处于其上下两侧的所述基层处理层和所述中间防水层均以热熔方式相粘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渗透结晶层的厚度与所述主结构层的厚度比被设定为1~1.5:2~3。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层处理层、所述中间防水层的厚度均被设定为1.5cm~3c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涂层的厚度优选被设定为占整个所述主结构层厚度的10%~15%,且其密度为150g/m2~300g/m2。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涂层朝向所述中间防水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凸出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面漆层为光滑结构,且其厚度被设定为0.4cm~0.8cm。
总体而言,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中通过对运用于磁浮工程的混凝土桥面防水单元在整体构造组成上进行重新设计,特别是增设了作为关键组成的渗透结晶层和中间涂层,同时对其设置方式或形状结构等特征作出针对性改进,实际测试表明不仅能到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长期使用后也能够自动执行与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修复,有效防止防水功能组件彼此之间的剥离或松散现象,同时具备便于施工、清洁无污染和强度高、耐用性好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中低速磁悬浮工程之类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构建的适用于磁浮工程的自修复桥面混凝土防水单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4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