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竖向大位移隔震的三向隔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4395.6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8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聂桂波;张辰啸;于志伟;戴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5008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竖向 位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和设备及馆藏文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竖向大位移隔震的三向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地处两条主要的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遭受到地震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历史上,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曾经多次发生6级以上的强震,在京津环渤海地区,近300年来,平均每44年就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国民财富快速的向城市及城市群地区集中。而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已建或拟建的城市群位于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地区。空间网格结构作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及震后的物资集散地和灾害避难场所,其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冲击。地震是由于地壳岩层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中,随着地壳的不断变化,地应力的作用超过某处岩层的极限强度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断裂和错动,从而引起震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表附近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产生惯性力,当物体本身具有的抵抗这种惯性作用的抗震能力不足时,物体发生破坏。而当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和物体的自振周期比较接近时,物体的破坏就将更加严重。而通过对物体设置一定的隔震装置可以显著改变物体的自振周期,从而避开地震的卓越周期,从而显著的降低作用于物体的惯性力,减小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增加物体在地震下的安全。
传统的减隔震技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隔震装置的设置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另一类是通过在结构与基础的连接处设置耗能的装置,消耗地震对结构的能量输入,从而减小输入到结构中的地震能量,降低地震作用的破坏。目前这两种减隔震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但上述两种技术都是以减小水平向地震作用为目的,因此这两种技术仅适用于那些对竖向不敏感的结构或者是不需要进行竖向隔震的结构,因此上述技术仅能够满足水平隔震的需要,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隐患。但是历次地震后的调查分析都发现,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和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在某些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甚至起控制作用,而传统减隔震技术一般都是针对水平方向进行减隔震,因此不满足竖向隔震的需求,甚至于在一定的条件小,这种隔震技术还会对竖向地震产生放大作用,给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竖向大位移隔震的三向隔震装置。由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竖向大位移隔震的三向隔震装置,其包括水平隔震装置及竖向隔震装置,其中,所述水平隔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承载板及位于承载板间的水平隔震弹簧装置,所述水平隔震弹簧装置包括两个立板、位于该两个立板间且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导杆、穿过该弹簧导杆的弹簧组件及小车,所述立板与其下方的承载板固定,所述小车与其上方的承载板固定且其车轮与下方的承载板接触,且所述弹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板及小车连接,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小车的两侧,另外,所述小车的车轮的方向与所述弹簧组件的弹力的方向一致;所述竖向隔震装置包括竖向隔震弹簧装置,所述竖向隔震弹簧装置包括两组铰接的弹簧组件及两组铰接的副支撑,其各自的铰接位置借由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且铰接后的弹簧组件及副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用于放置物体的顶板及所述水平隔震装置的顶部承载板铰接。
较佳的,所述水平隔震装置的承载板之间具有多个水平隔震弹簧装置。
较佳的,所述水平隔震装置由两层组成,即由三层承载板及位于相邻两层间的水平隔震弹簧装置组成。
较佳的,所述两层上的水平隔震弹簧装置之间呈正交布置。
较佳的,所述水平隔震装置的承载板上的水平隔震弹簧装置对称布置。
较佳的,每层承载板上对称布置有4个水平隔震弹簧装置。
较佳的,所述竖向隔震弹簧装置的每组弹簧组件完全相同,且每组副支撑也完全相同。
较佳的,所述竖向隔震装置包括多个竖向隔震弹簧装置。
较佳的,所述多个竖向隔震弹簧装置对称布置。更佳的,对称布置有4组竖向隔震弹簧装置,且每组包括两个垂直的竖向隔震弹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极大限度的增加了隔震装置的竖向变形能力,为对竖向地震敏感的结构或者设备以及馆藏文物在实现水平隔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竖向地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图;
图3为水平隔震装置俯视图;
图4为竖向隔震装置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4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屈服点一字形全钢防屈曲耗能支撑
- 下一篇:一种阻尼力可变的木介质摩擦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