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及其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2768.6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立;胡书云;李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及其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香烟作为一种嗜好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香烟中的烟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烟焦油中含有10几种成分是致癌物质,这极大地影响人体的健康。目前,各国政府已经逐步规定在公共场合禁止抽吸香烟(卷烟),但是,对于有烟瘾的烟民来说,要求做到不再抽烟,是一种非常痛苦难受的事情。因此,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香烟的替代品,例如,戒烟含片、电子烟等等。
电子烟是利用对烟弹进行加热雾化,进而产生烟雾,从而使用户吸出与香烟相似的味道和感觉来,其有着与香烟相似的外观以及与香烟近似的味道,且由于电子烟没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物质,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现有的电子烟大多是采用镍铬发热体来加热烟弹,这种加热方式效率低,发热不均匀,响应速度慢,不易控制温度,其极大地影响了电子烟的口感。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的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且加热均匀的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器,其包括第一壳体、电磁感应线圈和电磁感应加热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临近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以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下而产生相应的涡流。其中,所述雾化器的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用于存储烟油的烟油弹,且所述烟油弹包括吸油棉,所述吸油棉用于吸取所述烟油弹内的烟油并提供给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烟油弹内的烟油,从而生成烟雾。
其中,所述烟油弹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盖体。所述第二壳体其内形成第二腔体用以填充烟油。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盖体的一部分采用金属微孔材料而制成以作为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使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与所述烟油弹形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吸油棉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且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贴附在所述吸油棉的一个侧面上。
其中,所述盖体包括底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彼此首尾相连并环绕地设置在所述底部之上从而形成一个空腔以放置所述吸油棉,所述第一侧部采用金属微孔材料以作为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为平面。
其中,所述烟油弹进一步包括导油体,其设置在所述吸油棉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之间。
其中,所述导油体采用棉、玻纤材料或者微孔陶瓷而制成,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采用微孔发泡金属、微孔金属薄片或者网状金属丝而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末端设置有多个进气孔。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进一步设置有支架,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插设在所述支架上,以使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竖直地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彼此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烟油弹的宽度,以在所述烟油弹填充至所述第一腔体内后,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和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的一侧形成气流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其包括电池、烟嘴和雾化器,所述电池和所述烟嘴分别设置在所述雾化器相对的两端,而所述雾化器为如上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是在雾化器中设置电磁感应线圈,从而利用电磁感应线圈而产生磁场,以在电磁感应加热体中产生涡流,从而加热烟油弹内填充的烟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能够快速地加热烟油弹,其加热方式输出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可以采用微孔陶瓷来作为导油体,其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和较强的储油能力,因此,出来的烟雾不烫嘴,口感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烟油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烟油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的细节以便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2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