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2372.1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娟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器。
背景技术
咽喉部检查时需要病人张开嘴,然后用压舌板下压舌头以方便检查周围器官及组织,检查或治疗时需要病人嘴部长时间保持张开姿势,这样会使病人嘴部产生酸疼感而改变张开姿势,从而影响压舌板的使用,另外,检查或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一手扶持压舌板,另一只手进行检查或治疗,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压舌板角度调节和定位的开口器,该开口器可以辅助病人嘴部保持张开姿势,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器本体,所述开口器本体的两侧部均设有可伸入待治疗口腔两侧的侧撑开部,所述开口器本体的上部设有上唇定位部,所述开口器本体的下部设有下唇定位部,其特征是:所述上唇定位部包括伸入待治疗口腔上部的上唇内撑板,所述上唇内撑板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且能包裹上唇的上唇外撑板,所述下唇定位部包括伸入待治疗口腔下部的下唇内撑板,所述下唇内撑板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且能包裹下唇的下唇外撑板,所述上唇外撑板和上唇内撑板的连接处设有向下延伸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所述下唇外撑板和下唇内撑板的连接处设有向上延伸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两上连接杆和两下连接杆两两上下对应设置,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均固接有铰座,所述两铰座之间铰接有压舌板插板,所述铰座和压舌板插板之间设有锁止装置。
所述压舌板插板的中部设有可供待定位压舌板插入的插孔。
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舌板插板两端部的转轴,所述两转轴均穿过铰座且其外伸段设有锁紧螺母。
所述插孔的内壁上粘贴有消毒棉层。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开口器本体上设有两个平行的上连接杆和两个平行的下连接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均固接有铰座,两铰座之间铰接有压舌板插板,压舌板插板的中部设有可供待定位压舌板插入的插孔,开口器本体放置到病人的口腔内,将口腔撑开,压舌板通过插孔穿过压舌板插板并伸入咽喉部,插孔内壁上的消毒棉层对压舌板起到二次消毒的作用,然后根据检查需要调整好压舌板插板的翻转角度,并同过锁紧螺母固定,这种结构的开口器便于咽喉部检查和治疗,而且可以对压舌板实现角度调节和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开口器包括开口器本体1,开口器本体1的两侧部均设有可伸入待治疗口腔两侧的侧撑开部11,开口器本体1的上部设有上唇定位部,上唇定位部包括伸入待治疗口腔上部的上唇内撑板12,上唇内撑板12与上牙床接触,上唇内撑板12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且能包裹上唇的上唇外撑板13,本实施例中上唇外撑板13为弯弧状且与人体上唇相适应。开口器本体1的下部设有下唇定位部,下唇定位部包括伸入待治疗口腔下部的下唇内撑板14,下唇内撑板14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且能包裹下唇的下唇外撑板15,本实施例中下唇外撑板15为弯弧状且与人体下唇相适应。本实施例中的开口器本体1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和使用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上唇外撑板13和上唇内撑板12的连接处设有向下延伸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上连接杆2,下唇外撑板15和下唇内撑板14的连接处设有向上延伸且平行设置的两个下连接杆3,两上连接杆2和两下连接杆3两两上下对应设置,上连接杆2和下连接杆3之间均固接有铰座5,两铰座5之间铰接有压舌板插板4,铰座5和压舌板插板4之间设有锁止装置,本实施例中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压舌板插板4两端部的转轴,两转轴均穿过铰座5且其外伸段设有锁紧螺母6。如图1所示,压舌板插板4的中部设有可供待定位压舌板插入的插孔41,插孔41的内壁上粘贴有消毒棉层42,消毒棉层42可更换。
使用时,将开口器本体1放置到病人的口腔内,将口腔撑开,压舌板通过插孔41穿过压舌板插板4并伸入咽喉部,插孔41内壁上的消毒棉层42对压舌板起到二次消毒的作用,然后根据检查需要调整好压舌板插板4的翻转角度,并同过锁紧螺母6固定,这种结构的开口器便于咽喉部检查和治疗,而且可以对压舌板实现角度调节和定位。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娟,未经刘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2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染料手绘用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蚕丝纤维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