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吸入式灭蚊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0257.0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炎玲;笪步源;朱延涛;张玉全;杨春霞;刘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吸入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种灭蚊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仿生吸入式灭蚊灯。
背景技术
暑气日渐逼人,在这即将换季的时节,正是嚣张的蚊子侵犯人类日常活动、给人们带来极不愉快的痛痒体验的高发时期,因此,一款有效且安全实用的灭蚊设备成为很多人迫切需要的。
本实用新型介绍的就是一款利用人工合成仿生试剂制成诱饵,释放气体,这气体模仿人体的体液气息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蚊子的视力不足10米,但对哺乳动物发出的、体味和二氧化碳能在60米以内追逐而上,在诱饵和温度的双重吸引下,本实用新型灭蚊器能有效吸引蚊子,再利用内置的高功率直流风机将盘旋在附近的蚊子吸入下部的储蚊盒中,蚊子在储蚊盒中将因失去食物和脱水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仿生吸入式灭蚊灯,利用仿生学原理合成人工试剂达到灭蚊目的的技术,即利用人工合成仿生试剂诱捕蚊子并通过直流风机吸入其内部达到灭蚊效果的灭蚊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仿生吸入式灭蚊灯。此仿生吸入式灭蚊灯包括:防护网盖、人工合成仿生试剂、直流风机、储蚊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人工合成仿生试剂模仿人体的汗液和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有效吸引蚊子。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氧化钾、尿素等,这些化学成分也是人体本身所具有的,因此这些试剂对人体安全无害。且这些化学成分制成的试剂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没有安全隐患,易于储藏和运输,能够保证很长的有效期限,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期就能确保很长,更经济实用。而本实用新型仿生试剂中的气体则在成分组成上最大限度地接近人体所呼出的气体成分,但在浓度上则大幅度增大,是一个健康成年男性的3-4倍,对于蚊子对二氧化碳灵敏的感知能力而言,这种浓度将会是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觅食的选择上,蚊子会选择更“诱蚊”的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在同一空间中的其他人类,这样使用的人们就能有效地起到避蚊的作用。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纳米缓释技术,可以让仿生试剂缓慢释放,能达到更久的吸引蚊子的功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直流风机吸力大,所以能够采用小功率,“小”的含义在于,能将进口处的蚊子吸进灭蚊灯内部,但同时又不会因为转速过高而发出扰人的噪音;且直流风机具有堵转保护,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储蚊盒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旋式旋转连接,拆卸方便且牢固耐用,蚊子一经进入,逃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储蚊盒质地采用PVC塑料,即聚氯乙烯塑料材质,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抗腐蚀性能优越,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亮点在于利用了仿生学技术,将无毒害且成分简单的化学物质氯化钠等制成人工汗液,人工合成人体呼吸作用的CO2排泄气体,在浓度上进行调节,使其缓释挥发过程中能将蚊子吸引至本实用新型上部;与市面上常用的利用除蚊菊酯作为灭蚊试剂的灭蚊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试剂更安全,对人体完全无害,适合于需要谨慎接触化学制品的孕妇、婴幼儿等人群。
而直流风机所消耗的电能较少,噪音微小,适合人们长时间使用,不必担心使用本实用新型后会被噪音所困扰,也不用担心长时间享受无蚊效果的同时而造成高昂而无法承受的电费消耗。
储蚊盒的塑料材质轻便经用,螺旋式设计方便人们日常的摘脱,经久耐磨。本实用新型在可控的成本内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具有极佳的实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仿生吸入式灭蚊灯简图。
附图标注说明
1 防护网盖
2 人工合成仿生试剂
3 储蚊盒
4 防护网盖
5 直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对象、要素等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概念、对象、要素等。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0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灭苍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堤坝的灭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