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站列车行车作业的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39916.9 | 申请日: | 2016-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5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邢涛;朱生宪;黄磊;苗永水;何敏刚;贺涛;杨海东;王强;赵伟;崔虎;王铁峰;杨英;任小东;曹吉祥;王兴利;宋哲超;刘育荣;马福龙;汤宝伟;陈宣;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铁路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站 列车 行车 作业 控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运输中车站列车进出站作业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站列车行车作业,即接发列车是铁路运输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直接关系着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高效的基础。传统的作法是依靠作业人员人为控制,但因操作人员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误判或误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阶段采用了多种技术与制度上的手段。
现有技术中,在TDCS车站,为接发列车准备的列车进路由人工(车站信号员)完成,具体操作为在6502电器集中操作盘上或者在计算机联锁HMI上按压始端按钮和终端按钮完成。6502电器集中设备和计算机联锁设备能够保证信号、轨道电路、道岔之间联锁关系的正确性,但无法保证列车进路对各种类型的列车进行接发是安全的,如不具备接发超限列车的进路实现对超限列车的接发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接发列车事故。因为6502电器集中设备和计算机联锁设备无法实现对列车属性、轨道性质等条件的信息核对和检查。
为了解决列车进路错办的问题,2013年11月8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颁布,简称TDCS3.0。TDCS3.0系统实现了列车进路的防护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在进路建立以后,通过采集进路信息,并与列车属性、股道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检查核对,如果有安全问题,进行报警提醒。TDCS3.0对列车进路防护是一种“事后报警”,不参与进路控制,报警时,进路已经建立,事故可能随时发生。因此,TDCS3.0不能往从根本上解决接发列车惯性隐患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2011100297688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自动排路方法及控制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列车运行计划生成进路序列;当列车接近车站时,根据所述进路序列判断所述列车是否满足进路办理条件;若满足,则判断所述列车的进路办理时刻是否与其他列车相冲突;若不冲突,则判断所述列车是否满足进路办理的安全卡控和约束条件;若满足,则触发对所述列车的排路过程,该专利所涉及的装置由序列生成模块、进路判断模块、冲突判断模块、约束条件模块、排路模块和避让模块构成。该专利可对触发排路过程之前的条件进行自动检查,实现无需人工操作的自动排路,但这一专利只适用于高铁CTC线路,因为高铁的进路控制在中心,列车计划设置也在中心,而且其计划简单,基本不用修改,兑现率高,几乎没有列车作业,该专利不适用于TDCS线路是因为进路控制在车站,TDCS调度中心下达的阶段计划,信息不完整,缺少股道安排、列车属性等设置,无法形成卡控作业条件,正因这些原因,目前具体行车计划是在车站值班员头脑中构思;其次,该专利的高铁CTC大站完全站控模式在用于铁路系统时,其计划无法严格兑现,而且车站值班员没有计划修改权限,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最后,上述专利没有所有卡控条件的设置方法和装置,更没有流程卡控条件的约束。此外,该专利是在列车接近车站时才办理相关的排路工作,会使其作业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同时这一技术方案无法应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能会造成车站运行的紊乱。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02989公开了一种铁路行车作业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TDCS/CTC系统发送的列车接车计划信息,列车接车计划信息包括第一列车属性信息;向第一相邻车站发送发车指示信息;根据第一列车属性信息选择接车股道,并进行进路准备;向车站联锁系统发送包括接车股道的接车进路办理指令;采集车站联锁系统的轨道电路状态信息,以确定接车股道处于接车状态;通过无线车次与调度命令传输系统向第一列车发送进路指示信息;采集车站联锁系统的轨道电路状态信息,以监测第一列车的行进状态。这一专利主要考虑了相邻车站的接发车申请和指示,轨道占用的状态、根据列车属性选择股道,并向列车发送进路预告信息,但无法防止股道选择错误、无法防止在错误条件下给出接发车申请和指示、无法防止列车进路错误,无法完全适应车站行车作业,同时行车安全仍需要人为干涉。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0102327819和2011800018743也公开了类似的技术解决方案,但这些技术内容均无法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铁路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兰州铁路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9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