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加工用挤注复合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9409.5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1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2 | 分类号: | B29C45/02;B29C45/17;B29C45/18;B29C45/47;B29C4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莆田市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工用 复合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具体是一种手机壳加工用挤注复合注塑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随着手机制造业的发展,手机壳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手机壳不仅可以使得手机变得美观,而且手机壳可以保护手机,防止手机因外力冲击而造成损坏。在手机壳的加工领域中,注塑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加工设备。现代的注塑机在使用的时候,进料口容易发生堵塞,造成机器空转从而损坏机器,同时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受到螺杆的直径和螺杆的长径比例的限制,通常塑化时间约为150s,注射时间约需20s,塑化时间干扰了成型时间。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手机壳加工用注塑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加工用挤注复合注塑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壳加工用挤注复合注塑机,包括喷嘴、注塑料筒、挤出塑化装置、缓冲箱体、注射油缸和减震装置,所述喷嘴的进口端与注塑料筒的出口端连接,注射油缸的出口端与注塑料筒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注射油缸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底端设置有若干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第一减震环、第二减震环和第三减震环组成;所述第一减震环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减震环和第三减震环,第一减震环中心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减震环中心设置有第二贯穿孔,第三减震环中心设置第三贯穿孔,第一减震环、第二减震环和第三减震环外围设置有环形减震块,第二减震环的的顶部和第三减震环的底部均设置有梯形减震块,梯形减震块面积小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减震环和第三减震环连接,梯形减震块面积大的一面分别与底座的底面和地面连接;所述挤出塑化装置通过支架设置在注射油缸的上端,挤出塑化装置由挤出流道、外筒、内筒和进料筒组成;所述外筒与支架连接,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外筒内水平设置有内筒,内筒内设置有挤出螺杆,挤出螺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挤出螺杆穿出内筒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内筒的右端通过挤出流道与注塑料筒连接,挤出流道与注塑料筒的连接处设置头流量调节开关,内筒的左侧上端连接有进料筒,进料筒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壁,进料筒的内部竖直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油缸和注塑料筒之间设置有缓冲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关穿孔和第三贯穿孔同轴心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注射油缸和挤出塑化装置是分开工作的,避免了注塑时受到螺杆的直径和螺杆的长径比例的限制,较小的螺杆也可以完成注塑过程,降低了注塑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进料筒上设置的搅拌桶使得进料口不易发生堵塞,进料筒上还设置有加热壁对原料进行预热,方便后续原料的熔融;在注塑过程中减震装置使得机器产生的震动大大减小,不仅减少了噪音,而且避免了机器因长期震动而造成损坏,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机壳加工用挤注复合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9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低发泡板材
- 下一篇:一种基于温度测量的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