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供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8588.0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义;李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春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65G17/12;B65G23/06;D05B3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925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件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供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扣件的装配,特别是对于公扣和母扣的装配,大多采用手工或半自动组装的方式,所谓的半自动组装方式即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不同工序的组装设备进行组装,手工的操作工序一般是通过人工将织带穿过公扣或母扣,然后回折利用针车等进行车缝固定,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对半自动组装设备一般是将公扣或母扣依次利用人工上料,将织带穿过公扣或母扣,再将织带利用设备折回,然后用人工辅助将穿好带的公扣或母扣放于针车上车缝,显然,对于这类织带本身较为细长且不具有固定形态,所以难以实现自动上带,而利用操作人员直接手动装带至夹具方式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一定发生意外,就容易发生伤害等事故,有鉴于此,发明人对现有的技术作出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供带装置,本装置具有自动上料的优点,其使用安全、上带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供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装设有与第二链轮传动连接的链条,所述链条设置有若干个挂带座,所述挂带座设置有裁切口,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链轮或第二链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裁断织带的裁切机构,底座的下部设置有与裁切机构对应的拉带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和与第一支撑座滑动连接的切刀,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上下位移的第一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拉带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设置有用于夹持并拉紧织带的第一夹手,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台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L形状,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设置于呈L形状的底座的两个端部,在L形状底座的转折处还设置有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链条通过第一链轮、第三链轮、第二链轮和第四链轮实现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供带装置,本供带装置在工作时,只需要通过一操作人员在链条的远端将织带挂于挂带座即可,然后由链条依次传送至上料位,显然,本装置不但明显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在链条的远端操作,其安全系数高,避免了工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这种链条传送织带的方式,其上带效率也非常高,以此同时,还可以利用裁切机构进行织带的裁切,精减了操作工序,生产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底座--11,第一链轮--111,第二链轮--112,
第三链轮--113,第四链轮--114,链条--115,
挂带座--12,裁切口--121,第一驱动机构--13,
裁切机构--14,第一支撑座--141,切刀--142,
第一气缸--143,拉带机构--15,第一滑台--151,
第一夹手--152,第二气缸--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供带装置,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111和第二链轮112,所述第一链轮111装设有与第二链轮112传动连接的链条115,所述链条115设置有若干个挂带座12,所述挂带座12设置有裁切口121,所述底座11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链轮111或第二链轮112的第一驱动机构13,所述底座1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裁断织带的裁切机构14,底座11的下部设置有与裁切机构14对应的拉带机构15。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由一名操作人员将织带依次挂于挂带座12上,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第一链轮111或第二链轮112转动,这时,链条115上的若干个挂带座12依次进行传送至上料工位,在上料工位时暂停,拉带机构15将位于上料工位的织带夹持住并拉紧,然后裁切机构14对织带进行裁断,即可进行下一步组装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春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春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8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新型实木衣架组装专用设备结构